毛維靜

    摘要:文章針對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的形成原因和弊端進行分析,提出高校應正確處理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的關係,強化高校學術管理職能,健全學術管理組織結構,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等改革建議。

    關鍵詞: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 學術型教學管理模式

    教學管理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校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麵。它是指對學校教學予以組織和管理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它的實質,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高效率地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管理是維係學校教學機製正常運轉的樞紐,教學管理工作的優劣成敗從根本上決定了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

    一、我國高校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的形成

    我國高校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是在國家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是利用行政方法進行教學管理的一種模式,它強調按照權威性的行政法規和既定的規範程序實行教學管理,由教務部門專門負責學校的各項組織管理工作,主要的管理方式是製定各種規章製度,通過行政手段來推行。這種模式的形成有其必然性。

    (一)從高校的管理架構看

    高校管理係統由學術係統和行政係統兩部分構成。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指管理主體依靠上級給予的職權,運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對學校工作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製。高校學術管理主要是指高校根據教學和學術發展的規律及知識的權威性,依靠教授學者對大學內部學術性工作進行管理活動。學術和行政係統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服務於學校的整體目標。

    (二)從係統的角度看

    高校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又是一個開放的複雜係統。係統內部既有特定的組成要素,又要不斷和外部社會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在高校內部,主要通過行政管理來協調校、院、係和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以維持整個學校的正常運轉,同時高校行政管理又要協調好學校與社會的關係,如教育經費問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問題、資源配置等。

    (三)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的最終形成

    國家對大學實行集權管理的客觀原因以及高校對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認識方麵的主觀原因導致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管理中心向行政係統偏移,主要表現為職能部門權力過大、對學校學術事務幹預過多以及行政權力的“泛化”與學術權力的“弱化”等特點,造成我國大學內部的行政化傾向嚴重。相比之下,教師與中下層單位(院、係、教研室)權力過少,學術委員會沒有實質性權力,許多學術事項決定權仍然更多地取決於行政權力,學術機構力量薄弱,學術管理被放到次要位置,這也就形成了現在這種行政式教學管理的模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