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係)兩級教學督導與評價模式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一級督導與評價側重於開展全校性教學工作的評估和專項督導評價工作,二級督導則偏重於對本單位的教學活動進行日常的監控評價工作。校、院(係)兩級學生信息員分別側重收集反映有關全校性和本院係的教學信息。因此,校、院(係)兩級督導模式的建立,有利於促進全校性督導工作與院(係)教學管理的緊密結合,從而增加了信息的收集渠道,加快了信息的處理和反饋;有利於增強院(係)領導提高教學質量的主動性;有利於增強教師和學生的質量意識,真正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有利於發揮校級督導專家的谘詢、參謀作用和院(係)級督導專家學科對路、專業對口的優勢,促進督導職能由重“督”向重“導”的轉變。

    校、院(係)在兩級教學督導與評價模式中,學校一級教學督導與評價職能部門負責製定學校有關的工作製度、實施細則和各項評估指標,組織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等工作;組織校級督導專家和校級學生信息員開展各項工作;負責收集、處理與反饋學校層麵的教學信息,全麵掌握學校教學質量狀況;同時指導院(係)開展教學督導工作。學校教學督導與評價職能部門是連接學校領導與廣大師生的橋梁,是聯係兩級教學督導隊伍的紐帶。

    三、兩級教學督導與評價模式的具體構建

    (一)兩級督導評價機構的設置

    一級教學督導評價是學校設立專門負責教學督導與評價的職能部門,接受校長或主管校長的直接領導,根據學校教學工作的總體安排,製訂出具體的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全校各項督導與評價工作。校級督評專家組側重開展全校性教學工作的督導與評價,如:院(係)教學工作考核、專業評估及教學環節的階段性結果評價,側重開展專項督導工作,如精品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新專業建設等的立項評審;對校級各類教學評比的教師及教學效果有爭議的教師的評教工作等。

    二級教學督導評價部門由二級學院主管教學的院長或係主任牽頭,小組成員應由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骨幹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組成。以本院(係)課堂教學督導、各教學環節的自查自評為主要內容,開展督教、評教和督學工作。具體負責二級學院(係)的教學督導評價工作,受校級教學督導評價部門和教務處的雙重領導,並對其負責。

    (二)兩級督導人員的選拔

    校、院(係)兩級教學督導人員應由身體健康、德高望重的在職或離退休返聘教授、專家組成,他們應具備豐富的教學及教學管理經驗、較高的學術造詣和高尚獨特的人格魅力。校級教學督導成員一般是來自各院(係)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教授,他們應對工作認真負責,公正廉明,能糾正在教學督導、評價中出現的各種認識上的偏差,確保專業教學及教學管理評估的科學性、公正性、權威性;院級教學督導成員主要是來自本院(係)學科專業的領導和骨幹教師,他們有著深厚的專業背景,對本院的教學組織狀況及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十分了解,因此能對本院(係)的教學及教學管理實施全麵、具體的監控分析與督查指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