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玲

    摘要:高校政治理論課的實踐環節,即包括社會實踐,也包括教學實踐與理論思維實踐。突出教學實踐環節,增強高校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與實用性,是新形勢下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務。運用結構成績考核教學法,提高高校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重在加大平時實踐考核成績,突出課內外教學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思想和人文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校 實踐 途徑

    高校政治理論課是向大學生進行國情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的必修課,它以其鮮明的時代性、思想性和實踐性而有別於其他課程。但是,長期以來,高校政治理論課,不切實際的空洞說教,僵化單一的教學方法,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使這門課陷入了“困境”。從學生方麵看,不感興趣的有之、厭倦的有之、逃課的有之,迫於考試的約束,臨時應付,死記硬背,更是普遍現象;從教師方麵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調動不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我們認為這種狀況與過去的考試製度及教學方法有直接的關係。如何以改革考試製度為突破口,適應當代大學生求新、求實、求真的心理特征,把高校政治理論課由被動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本文認為應該注重教學實踐環節,引入競爭機製,運用結構成績考核教學法,構建一套適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新方法。

    一、多種實踐方式並舉

    高校政治理論課所講的實踐環節,即包括社會實踐,也包括教學實踐與理論思維實踐。首先,高校政治理論課的性質,要求學生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其次,現在的大學生興趣廣泛,反應敏感,有了解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迫切願望,但觀察思考問題往往憑直覺,行動往往帶有盲目性,認知的可塑性很大,因此,通過社會實踐,有利於學生更多地接觸、了解社會,可以使學生更快地成熟起來;最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新事物、新問題,學生的思想視野在校園內受到限製,加之西方資產階級思潮的影響,會滋生許多偏頗看法或過激行為,社會生活本身也要求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所以,大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社會實踐,是增強高校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重要內容。

    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學實踐與理論思維實踐。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性質和特點,為學生參加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為此,我們在立體成績考核教學法中所設立的講課成績檔次,鼓勵學生走上講台,從備課、講課、組織教學中擴大知識麵,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鍛煉自己的能力。所謂理論思維實踐,是由公共政治理論課性質所規定的,是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一種特有形式。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理論是係統的科學的無產階級世界觀和方法論,它能幫助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回答眾多的理論是非與思想問題。因此,結構成績考核教學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用所學的知識,理論聯係實際,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這同樣是一個鍛煉思維的實踐過程。比如,結構成績考核教學法中的專題對話成績、口試成績,使學生在積極地思考、對話、爭論、答疑中,參與理論思維實踐活動。

    二、激發學生參與實踐

    考試機製具有三大功能,即表值功能、激勵功能和約束功能。表值功能是通過科學的考試成績,反映一個學生實際掌握所學知識的水平;激勵功能是指學生通過爭取優異的考試成績,而刻苦學習,奮發學習,比學趕幫,它是一種自覺的行為;約束功能則是通過考試機製的優勝劣汰,督促每一個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教材所規定的基本內容,它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傳統的考試製度體現了考試機製的約束功能,學生學習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考試成績既不能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更不能反映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無法調動起學生學好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考試機製的表值功能與激勵功能都不存在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