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濃華

    摘要:新聞教學應該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新的教學模式。本論文圍繞新聞教學活動中的五個結合,即育人與教書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結合、曆史與現實的結合、知識傳授與方法培養的結合等,五者相輔相成,共同致力於提高新聞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力。

    關鍵詞:現狀 新聞教學 創造型 人才

    新聞專業現狀

    新聞專業是近年高考中的熱門專業之一。目前,原有開設新聞專業的“老牌”院校,如人民大學、複旦大學等新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各地方院校也紛紛開辦新聞專業。1994年以前,國內有新聞學類專業點66個,而目前已經有專業點230個以上。據估計,目前全國新聞專業本、專科的在校生人數超過5萬人。而近年內,國家對新聞傳媒,特別是報紙雜誌進行整頓,傳媒業基本上維持現有規模,對新聞類畢業生需求量有限。很多媒體或者相關崗位,更願意錄用具有文筆好,適應性強,知識麵廣泛,吃苦耐勞的“雜家”和實幹家型畢業生,傳統方式培養的“專家”型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從而就顯現出目前不少高校的培養目標同市場的需求有不小的距離。

    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要求新聞教學必須充分考慮人才市場對新聞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狀況和發展態勢,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多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創造型人才。在當前的新聞專業教學中應當注意以下五個方麵的結合。

    一、教書與育人相結合

    唐代散文家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授做人的道理是當好老師的第一職責,也是時代的要求。最好的辦法是把“育人”的理念貫穿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學到做人的道理。譬如在新聞采訪學教學中,講求采訪領導專家要事先預約,由此談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新聞寫作學教學過程中,講人物專訪成稿後要征求對方的意見,由此談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學習;新聞編輯學教學過程中,講授注意領導的排名順序,由此談及生活中如何處理上下級之間的微妙關係,如此等等,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做人方法。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新聞專業本身就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它要求新聞專業課程的教學必須緊密結合實踐。據了解,國外新聞院校的教師有新聞從業經驗的占70%,而中國還不到30%。脫離實際,一直是困擾我國新聞專業教學的重要問題。

    新聞專業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它應該包括兩個方麵的涵義:一是大量的案例教學,一是豐富的課外實踐。所謂案例教學,當然不僅僅是結合教學內容簡單地舉兩個例子,還應該廣泛引入當前新聞實踐中的典型個案進行分析,既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又使學生從案例教學中學到很多從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譬如在新聞攝像學教學中,在講到攝像細節,就可引入2005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西安時,央視和陝西電視台的報道案例,其中涉及到組織策劃、細節采訪、攝像機位、人員安排、稿件處理、標題提煉、畫麵編輯等多方麵的知識,使學生覺得頗有收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