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確我院的麵向定位是“立足西北、輻射全國,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西安財經學院是中央與省共建的西北地區目前規模較大以經濟和管理類學科為主,經、管、理、工、文、法、互相支撐,協調發展的多學科的普通高等學校。作為地方高校,要本著為地方經濟建設直接服務的精神,陝西高校林立,基於我院在陝西省高校中的地位,我院應定位為立足西部,服務全國、培養滿足社會多元化需求的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需要的“基礎紮實、知識麵寬、人格健全,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實施我院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培養的建議

    (一)確定特色專業和專業特色課程

    我院要從現有的教學、科研條件、師資隊伍現狀、管理模式與水平出發,充分考慮校情,在對教育市場進行細分之後,對現有學科、專業進行整合,揚長避短,挖掘潛力,發現優勢,選擇細分專業的少數幾個,進行長期不懈地重點建設,建立自己的特色特長專業,確定和創造辦學特色。應積極進行特色專業的建設,我們不能期望天生優勢,而要將重點放在“後天打造”上。應該看到我院的統計學科、財經學科的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並倚重這些特色學科,帶動相關專業,建設專業特色課程,形成自己相對優勢。這些特色專業是學校品牌形成的基礎,是學校在教育市場中具有競爭力的表現,也是學校吸引生源、形成社會地位的基礎。

    選擇特色專業時,要考慮這樣幾個因素:(1)現在專業的基礎。也許他們都沒有特色,但原有的師資、資料、經驗無疑會節省人力物力,起步較高,改造比新建的成功機率高得多。(2)該專業未來前途的預期,即所謂朝陽專業和夕陽專業。(3)院內外的認同程度和支持力度,專業的存在不僅是決策者的決策產物,亦是廣大師生及社會是否認同的結果。(4)專業的新穎性和有效性,新穎性即社會有需求但並不是主流,有效性即學校有生源,畢業生有出路。高校可倚重這些特色專業,帶動相關專業,形成自己相對優勢。(5)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是對專業結構設置是否合理最有力的說明。

    (二)培養目標多樣化,培養計劃個性化

    在專業培養計劃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理念,在保證人才基本質量的同時,整合課程,優化課程結構,設計模塊化的知識結構和彈性要求的課程設置,擴大選修課課程組,推行全麵以選課製為核心的學分製,使學生有可能在符合自己的基礎、興趣、特長、能力等的實際上,量體裁衣,激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力實施大學生科研計劃,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業設計活動;樹立學生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實行按就業取向和學習基礎分層次教學,按學科打基礎,寬口徑大類培養為目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