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銳

    摘要:高等院校新專業的產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高等院校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近些年來,全國高等院校新增專業較多,在教學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對新專業的設置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麵的分析,並就新專業的設置和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高等學校 新專業 設置 建設

    近幾年來,全國高等院校增設新專業的速度很快,有的新專業設置大有一哄而上的趨勢,不僅名目多數量大,所涉及到的專業領域非常廣泛,而且在新專業教學實際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令人深思。我們認為,高等院校開辦新專業,不僅要符合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需求,更重要的是高校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辦學條件,也就是必須擁有一支合格的專業師資隊伍和充足的辦學資源,這是保證新辦專業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新辦專業的建設是一項複雜的、艱巨的係統工程,我們既要充分認識新專業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又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慎重設置,加強建設。

    一、新專業設置和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大量增設新專業有悖於高等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

    我國高等教育的弊端之一是“過窄的專業教育”。專業口徑的寬窄與專業數密切相關,專業數過多,則專業麵必然過窄,按照這樣的專業口徑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綜觀全局的理論基礎和開拓創新的專業能力。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專業目錄上所列的專業共有527個,專業點多達41190個,並且近年來又以每年數以千計的數量迅速擴張。這種趨勢如得不到有效遏製,勢必導致新辦專業畢業生的適應性和競爭性不強,可持續發展的後勁不足,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當前國內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共同趨勢是“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壓縮專業數,拓寬專業麵”、“前期趨同,後期分化”,以培養基礎寬、知識廣、能力強、素質高的專門人才。可見,大量增設新專業是與當前國內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背道而馳的。

    (二)一些新專業盲目上馬

    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的有關規定,目前新專業設置的權限有兩個層次,一是屬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專業,在學校核定的專業設置數和學科門類內自主設置、調整專業,由學校主管部門審批,報教育部備案。二是高等學校設置、調整專業目錄外的專業,由學校主管部門按規定程序組織專家論證並審核,報教育部批準。由此可見,教育部在設置新專業的條件、設置權限、設置程序、設置評議機構等方麵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由於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快速擴大,有些辦學單位缺乏良好的自我約束機製,或貪多求全,或盲目搶辦“熱門專業”,在完全不具備新辦專業所必需的師資隊伍、實驗設備和辦學經費等基本條件的情況下,盲目開辦新專業。有些新專業甚至打著“資源共享、優化配置”的旗號申報,而所謂新專業的辦學條件不過是利用其他專業的條件拚湊而成的,教師隊伍中的很多人是其他專業掛靠的。由於不少學校對於新專業設置缺乏科學的論證與嚴格審核,申報程序不嚴謹規範,有些主管部門的審批工作過於放鬆,導致不少新專業盲目上馬。

    (三)教學管理薄弱,高水平專業教師普遍缺乏

    擁有良好的專業師資隊伍,是一個專業生存和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條件。有些新專業由於教師缺乏,隻能由相關專業的教師頂替,如隻有理科基礎而開辦工科專業的學校,教師長期從事理科教學,其專業背景和知識結構已經“理化”,教師教學水平難以適應新辦工科專業的教學要求。有些學校開辦的新專業,不僅專業師資不足,專業的主要負責人也是身兼多個專業,以致新專業負責人無法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導致新專業的教學管理薄弱。由於高水平的專業教師普遍缺乏,一些高校新專業主幹課程的設置不盡合理,在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教學深廣度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是相當大的差距。一些新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打著“厚基礎”、“寬口徑”的名義,表麵看來,開出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門數很多,幾乎涉及到該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眾多領域,但是,由於缺乏本專業高水平的教師,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時數明顯不足,專業教學缺乏深度,其結果是所培養的人才難以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不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