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專業實驗條件及實習基地明顯不足

    缺乏合乎專業培養目標所必需的專業實驗室,是一些學校新辦專業較為突出的問題。隻有經過高水準的專業技能訓練,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科技研發人才。專業實驗室和實習基地,是訓練學生專業技能所必需的基本條件,應用型專業對專業實驗室有較高的要求,不具備這些基本條件,就無法保證專業的教學質量與訓練水準。但是,由於專業教師和場地、資金的缺乏,不少新辦專業實際上是沒有合乎專業培養目標所必需的、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實驗室,所開出的實驗主要是基礎實驗。有些新辦專業的所謂“專業實驗室”,實際上是與原來已有的相近專業的實驗室“共享”。

    (五)有些新辦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並不樂觀

    畢業生的就業率與專業的吸引力、學校的辦學質量和市場的人才需求有直接關係。有些新專業是為了適應當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譬如經濟與管理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室內設計專業等,這些專業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較好的就業前景。然而,由於市場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以致近幾年來這些新辦專業就業率的情況並不理想。據有關數據統計,諸如生物醫學工程、寶石設計、室內設計等新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不足50%,有的甚至更低,遠遠低於目前普通高校本科生就業率70-80%的平均水平。

    二、幾點思考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進行的新專業增設,較好地調整了專業結構,適應了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需要。雖然在新專業的設置上存在的問題比較多,隻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正視已開辦的新專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新專業的設置條件和審批程序,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和辦學條件的建設,就可以使新辦專業在有效有序的軌道上發展,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

    (一)新專業必須經曆長期“孕育”

    我們認為,開辦新專業應當依據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需求,二是開辦新專業的學校在相關領域擁有多年的學術積澱、合格的師資力量和足夠的辦學資源。

    因此,無論任何學校,在開辦新專業之前,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在辦好現有學科和專業的基礎上,努力創造條件,積累成功的辦學經驗,根據學校的實際條件,嚴謹地規劃好新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在有學科依托又辦得較好的相近或相關專業的基礎上,經過長時期的“孕育”,讓新專業“水到渠成”地產生。經由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開辦的教學條件、教學計劃作出充分論證,對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也要作出充分的論證,並經辦學單位的嚴格審核和教育主管部門嚴格審批,在此基礎上產生新專業。

    (二)加快中、青年教師培養,發揮高水平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提高教師整體水平

    優質教學資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長期存在的問題,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新辦專業日趨增多的情況下,優質教學資源尤為緊缺。師資隊伍永遠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資源,高水平教師的缺乏是新專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專業基礎“孕育”尚未成熟、而又已開辦的新專業問題尤為突出,因此,要把加快中、青年教師培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在師資培養和建設中,要根據教師隊伍實際情況和新專業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製定教師培養的內容、方法、措施及目標,並規範年輕教師首次開課製度等,使教師隊伍盡快適應新專業教學工作需要。在大量擴招和新專業大量上馬的背景下,高校應充分發揮教學高水平教師對中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