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這一聯的意思是在這光明的日子裏,要放聲高歌,開懷痛飲,有花明柳媚的春景作伴,我正好回歸故鄉。這裏的“放歌”、“縱酒”直承“喜欲狂”,進一步抒寫詩人如癡如醉的歡快之情。“青春作伴”則又用擬人化的手法,表達詩人心頭愁雲四散、無比樂觀的情緒。一個“好”字寫出了詩人對前程充滿幻想。——這一聯寫詩人由“喜”聯想到具體行動,此行動由“喜”引發,反過來又充分表達了詩人的“喜”。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一聯的意思是要即刻經巴峽、穿巫峽,抵襄陽後再由陸路直向洛陽進發。詩人欣喜之情一發而不可收,至此達到高潮。詩人預擬著還鄉的道路,快語作結。這尾聯初看似乎隻說明還鄉的路線計劃,其實是詩人在更深沉更強烈地抒發壓抑不住的思鄉愛國之情,表現還鄉的無比喜悅和急切的心境。此聯采用流水對,造成一瀉千裏之勢,與詩人迫切心情相適應。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這一聯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一死去就什麽都完了,悲傷的隻是看不見祖國的統一。出句表麵上看來是消極之言,其實是詩人故作抑筆,對句突然激宕而起,突出了詩人至死沒有其他想法,唯獨悲傷無法見到祖國的統一。一抑一揚,如深穀中陡峰拔起,更覺巍峨。萬事皆空與隻悲九州不同,造成對比,更加突出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一聯的意思是王師到北方平定中原的日子,家裏祭祖時,不要忘記把這喜訊告訴你們的父親。上聯寫因不能收複失地而悲憤,這聯寫死後的希望,表現了詩人對收複失地的信心。前麵寫詩人死前念念不忘收複失地,接著又寫詩人對死後的希望,兩者相映生輝,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和樂觀精神。

    “寫作特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歌的寫作特色有別於老杜一貫“沉鬱頓挫”的風格,不再“強半言愁”,以“喜”貫穿,敘事抒情交融一體,可以說是重要特色。

    首聯出句記事,劍外捷報突然傳來,有地點,有訊息,有內容,成為下麵七句敘事抒情的根據。你看看詩人獲知訊息後的表現吧——他涕淚縱橫,沾滿衣裳,回看家人,愁雲四散,於是漫卷詩書,欣喜欲狂,想到了放歌、縱酒,想到了青春作伴,回歸故鄉,甚至還預想了回家的路線,“即”和“便”的流水句式更加映現了他急不可待的心情……這裏,有事更有情,做到了事中含情、情中見事,事和情有機地交織起來,融為一體了。因此,清代評注家浦起龍說:“八句詩,其疾如飛,題事隻一句,餘俱寫情。生平第一首快詩也!”這是切中肯綮的。

    同時,這是一首嚴整的格律詩,對仗工整,遣詞精當,句式和諧,例如“忽傳”、“初聞”、“卻看”、“漫卷”、“即從”、“便下”等等,雖是平常字眼,卻具有強烈的表現力,不僅反映出詩人當時的心情,而且也把因果關係和時間關係表達得十分清楚。又如末聯的“穿”和“下”尤其精當,一個“穿”字表現了巴峽、巫峽的地形險窄,一個“下”字則又表現出我國從西到東、由高而低的地勢。看似信手拈來,漫不經意,卻是詩人藝術匠心的體現。

    《示兒》這首詩意境極高,語言明白如話,顯見詩人的功力極深。如果要說寫作特色,值得注意的是:

    生前死後,形成對比,抑揚有致,相映生輝。

    詩人生前淡對死亡,一死之後萬事成空,唯獨傷悲的是不見祖國統一;因此,詩人寄希望於死後,王師定能北定中原,希望家祭時不要忘了報告這一喜訊。生前念念不忘的是祖國統一,死後還堅信有朝一日北定中原。這二者形成對比,相映生輝,充分表現了詩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胸襟開闊的樂觀主義精神。

    (張宏兵)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從古代詩歌特點和小學生學習古詩的心理、情感等特點出發,本課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著重從以下幾方麵考慮:

    1.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涵育性情。

    課文所選兩首詩明白如話,但感情飽滿深厚,都洋溢著詩人的愛國情感。

    詩人陸遊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隻說“不見九州同”之遺恨;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卻隻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這是何等深厚真摯的愛國情感啊!

    詩人杜甫聽到官軍(也即陸遊所謂“王師”)收複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樣激動不已“喜欲狂”,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從此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悲苦生活,更主要的是因為從此祖國可以重歸統一,人民可以免受戰亂之苦。由此可見,陸遊的“悲之切”和杜甫的“喜之狂”表達了相同的強烈的愛國之情,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培養、涵育學生愛國情懷。

    2.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注重自主。

    本課詩歌語言並無晦澀難懂之處,可引導學生參看注釋,查閱字典,反複吟誦,聯係上下文理解字詞、詩意。如《示兒》詩,可以引導學生初讀詩句後說說從詩中體會到什麽,是從哪些詞語、詩句中體會到的,等等。再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可以引導學生說說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什麽,從哪些詞語和詩句看出杜甫的高興、喜悅。

    3.引導學生朗讀背誦,以讀為主。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知古代詩歌語言,體驗詩人情感,培養學生語感,進行語言積累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以讀為本也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

    “思路提要”

    本課兩首詩歌教學的大致思路為:初讀了解詩意精讀品味感悟讀背體會情感。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是這一過程的主體,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過程揭示”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一、激趣導入,揭題解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