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唐玄宗時,開始在宮廷內閣設置翰林學士。這原是一般行政係統以外的差遣,不計官階,也無官署,隻是在宮廷內的學士院住宿,以待皇帝不時宣召,代皇帝起草文件。直到唐德宗以後,翰林學士這個職務才日趨重要,由於兼有顧問、幕賓、清客的身份,整天不離皇帝左右,常有進言的機會,有希望參與政務,直至升任宰相,所以為仕途中人所羨慕。後來習慣以翰林學士為清要之選,幾乎不是翰林出身的人就不能正式拜為丞相。

    “內閣”始於哪個朝代?

    A.隋 B.唐

    C.明 D.元

    答案:

    C。

    聚沙成塔:

    明代的皇帝朱元璋鑒於曆代宰相職權太重,容易對皇帝的統治形成一定的威脅,決定永遠廢除宰相一官,並撤銷中書省、尚書省,改由六部尚書分擔國務,直接受命於皇帝,以期權力高度集中。但是皇帝個人畢竟不能萬事通曉,又不得不在殿閣之內召集一群顧問。洪武十五年,仿照唐宋舊製,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以其常授餐於“大內”(天子宮殿之內),常侍皇帝“殿閣”之下,起宰輔的作用,為避宰相之名,故名為“內閣”(見《明史·職官誌》)。至今人們稱呼各國處理國家政務的最高行政機構,仍多按此習慣稱為內閣。內閣一詞已成為政府首腦部門的代稱。

    節度使的設置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A.隋 B.唐

    C.明 D.元

    答案:

    B。

    聚沙成塔:

    唐玄宗時,為了加強邊防,防止民族反抗,在邊境設10個節度使,兼管數州軍事。原是臨時職務,遇有軍事行動時,往往需用幾州力量,而各州平行,彼此不能調動,故臨時設節度使,可以節製、調度幾個州的兵力。

    節度使一般都是由皇帝派遣京官充任,故都帶有京官和禦史大夫(管監察)頭銜。而且節度使往往兼任觀察使職務,故他們可掌管地方上的軍政、監察等大權,權勢極大,比前朝“使持節都督”權勢更大。遼、金沿用唐製,設立此職,元代廢除。

    由民間征聘,或罷官後再授官職的授官方式是?

    答案:

    起。

    聚沙成塔:

    古代授官的各種方式:

    1)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受官。

    2)辟:招聘授官。

    3)選:量才授官。

    4)薦:下級向上級推薦授官。

    5)舉:選拔。

    6)點:指派,尤指皇帝指派。

    7)簡:任命。

    8)補:任命補缺,多指照例補缺。

    9)進:升任,尤指高級官員的升任。

    10)起:由民間征聘。或罷官後再授官職。

    11)贈:對官員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員授予職稱,封銜。

    “清客”一詞大約出現在明、清之際?

    答案:

    對。

    聚沙成塔:

    “清客”一詞大約出現在明、清之際,它是從早前的門客、食客演化而來的。在戰國時代,一些權貴為稱霸天下,招攬各種有特長者,寄食門下,以為驅使,如孟嚐君就有食客三千,其中既有雄才大略之輩,又有雞鳴狗盜之徒。清客其實就是門客、食客的一種,但清客含有清俊雅逸之意,因此梅花的別稱也叫清客。

    “明鏡高懸”是由“秦鏡高懸”逐漸演變而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