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化內涵

    “城市化”一詞是從英語Urbanization翻譯過來的。最早由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城市規劃師、建築師依勒德豐索·塞爾達,在《城市化概論》一書中首次提出。大約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國研究城市與鄉村的有關學術文獻中開始出現“城市化”一詞。

    城市化的本質問題,不同學科的研究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人口學家認為,城市化是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的現象和過程;經濟學側重經濟與城市的關係,認為城市化是引起產業結構、就業結構、消費方式重大變化的鄉村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化的過程和機製;社會學者立足社會學視角強調,城市化是人們的行為方式和生產方式由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化的過程,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社會後果;地理學家根據地域角度強調城市化是居民聚集和經濟布局的空間區位再分布,並呈現出日益集中化的過程。

    實際上,城市化的發展形態有兩種模式:一是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強調的是人口由農村向城市的空間轉移;二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強調的是經濟社會結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顯然,前者是城市化的初級階段,是與傳統工業化模式相適應的傳統城市化;後者是城市化的高級階段,是與新型工業化模式相適應的新型城市化。

    二、城市化發展的規律

    美國城市地理學家諾瑟姆根據各個國家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變化,於是提出了城市化發展過程呈S型曲線。

    城市化發展的諾瑟姆型曲線圖

    曲線表明,城市化發展呈階段性:初級階段,城市化水平低,發展緩慢,當人口超過10%,城市化發展速度開始加快;當城市化水平超過30%,城市化發展呈加速狀態,進入中期階段、後期階段,城市人口大約超過70%時,城市化又進入緩慢發展階段。

    在城市化初級階段,在國民經濟中農業占很大比重,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在就業勞動力中也占較大比重,但是農業生產率又比較低下,無力提供大量的商品性農業產品,社會的資金積累有限,成為瓶頸、加之科學技術水平低下,使加工工業的發展受到很大限製,工業化也處在初級階段,推動城市發展的動力不足,所以城市發展緩慢。

    在城市化中期階段,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大量農業剩餘勞動力離開土地,工業化進入起飛階段,初期工業化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生活消費品生產為主,大量勞動力進入城鎮、城市,特別是進入大城市,進入工廠就業,進入城市的各類服務業,促使城市化進入高速成長期。

    在城市化後期階段,工業已由勞動密集型過渡到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甚至絕對減少,原來進入工業的一部分勞動力逐漸向第三產業轉移。農業基本實現現代化,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也已經大致完成,沒有更多的勞動力可以進入城市,城市化從而進入緩慢發展和注重提高城市質量的時期。

    三、城市化發展水平評價

    城市化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經濟現象和過程,對城市化水平的評價主要有水平指標、速度指標和綜合指標。

    (1)水平指標一般是對區域或國家而言,很少針對單個城市。雖然多個因素可以反應城市化水平,但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統計指標。最常用的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