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增長是自然、經濟和社會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深入分析這些因素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將有利於我們深刻認識區域經濟增長過程的規律性,揭示區域經濟增長差異形成的機製,為製定切合實際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一、區域經濟增長因素的分類

    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因素很多,既有經濟方麵的因素,也有許多非經濟方麵的因素。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織在一起,對區域經濟增長產生綜合作用。為便於深入分析,揭示各因素之間的有機聯係,抓住問題的本質,有必要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進行科學的分類。

    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采用不同的標準,可以把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分為不同的類型:

    (1)從各種因素與社會生產過程的相關程度看,可分為直接影響因素和間接影響因素兩大類。直接影響因素也即“生產的因素”,是指直接參與社會生產過程的因素,主要包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兩個方麵。體現在知識產業中的科學技術,也是一種直接影響因素。這些直接影響因素,對區域經濟增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間接影響因素是指通過直接影響因素對社會生產過程間接發生作用的因素,包括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人口、科學技術、教育、經營管理、產業結構、對外貿易、經濟技術協作、經濟體製和經濟政策等。這些間接影響因素一般通過改善生產條件、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質量來影響區域經濟增長。

    (2)從各種因素的區域來源看,可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大類。內部因素產生於區域內部,包括區內生產要素的供給、消費和投資需求,以及區域的空間結構等因素;而外部因素則來源於區域以外,包括區際要素流動、區際商品貿易、區域外部需求,以及國家區域經濟政策等方麵。前者反映了區域經濟增長的潛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後者則反映了外部環境條件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3)從各種因素的性質和特征看,可分為一般性因素和區域性因素兩大類。前者是指國家和區域都具有的增長因素,如勞動力、資本的投入和技術進步等因素,它反映了區域經濟增長的共性特征;後者是指區域所特有的增長因素,如區域資源配置、區域經濟管理與組織的改進等,它反映了區域經濟增長的個性特征。我們這裏著重從一般性因素和區域性因素兩個方麵來分析。

    二、區域經濟增長的一般性因素

    經濟增長從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角度觀察,就是一個投入產出過程。在一定的產業結構及生產效率的基礎上,投入物的數量及其組合對經濟增長有決定性的影響,各種生產要素就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一般因素。生產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勞動力、資本和科學技術。由於區域經濟狀況不同,三大要素在不同區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是不相同的。

    (一)勞動力因素

    勞動力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也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首要因素。勞動力因素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可分解為三個方麵。

    (1)勞動人口總量。區域的勞動人口總量具有兩方麵的含義,一方麵它表明勞動力要素的供給水平,另一方麵因為它和人口總量有關,所以也表明區域的市場大小。一般來說,勞動人口多對經濟增長及發展是有利的。但在勞動力過剩的條件下,勞動人口多則會對就業造成巨大壓力。由於一定時期內區域勞動人口總量是給定的,如何從本區實際情況出發,對勞動人口予以妥善安排就成為區域經濟增長中一個重要問題。

    (2)勞動力素質。勞動力素質是影響區域勞動生產率的決定性因素,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加速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勞動力素質包括勞動者的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越好,標誌著勞動者的生產能力越強;高水平的科學文化素質可以將“知識形態”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思想道德素質則是勞動者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的動力。因此,不斷提高勞動力素質,可以大幅度提高區域勞動生產率,從而加速區域經濟增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