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勞動力的部門結構。不同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是不相同的,勞動力部門的分布比例對整個區域勞動生產率會產生重大影響。高效率部門的勞動力比重大,整個區域的勞動生產率就高,反之則低。當然,勞動力部門結構的變動會受到區域資源結構、產業結構及勞動力素質的製約,鼓勵勞動力在部門間和地區間合理流動,能夠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從而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的增長。

    (二)資本因素

    資本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它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也可以分解為三個方麵。

    (1)新增投資。新增投資是對擴大再生產的投資。經濟增長作為擴大再生產的過程,其直接源泉就是要有新增投資。一般的說,新增投資的增加與經濟增長成正比,一個區域投入生產的資本越多,容納的勞動力越多,產出增加越多,經濟增長就越快。

    (2)重置投資。重置投資是由折舊基金轉化而來的那部分投資,它的大小取決於區域固定資產規模、使用年限和折舊率。加速固定資產折舊,提高重置投資水平,有利於使區域不斷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改善勞動條件和生產條件,提高生產能力等,從而加快區域經濟增長。

    (3)投資效率。投資效率的提高是加快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投資效率的提高,具體表現為生產資料利用效率的提高,如設備、燃料、動力和原材料利用效率的提高,單位產品物質消耗係數的降低,耕地複種指數和產出水平的提高等。這就意味著用同樣多的生產資料或等量資本,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社會商品。因此,資本利用效率提高越快,越有利於區域經濟增長。

    (三)科技進步因素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科技進步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越來越大,日趨居於主導性地位。現代化生產的發展,愈來愈在更大程度上依賴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依靠對現有資源利用程度的提高,而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僅會改善資本裝備的質量,也會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從而使生產要素的產出能力發生質的飛躍。而且,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還可以大大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改善區域生產力組織,從而加快區域經濟增長。

    科技進步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大小,取決於科技成果在生產實踐中的推廣應用程度和生產技術的革新水平。一項知識形態的科技成果,隻有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推廣應用並取得效果時,才能轉化為現實形態的生產力,才能推動區域經濟的增長。科技成果在生產實踐中的推廣應用率越大,成功率越高,轉化的時間越短,就越有利於區域經濟增長。對現在生產技術不斷進行革新,提高設計和工藝水平,也是加快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區域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必須抓住科技進步這個龍頭,加強研究與開發,大力推廣科技成果的應用,盡快使知識形態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形態的生產力,這是加快區域經濟增長的根本途徑。

    三、區域經濟增長的區域性因素

    區域經濟增長的區域性因素是區域所特有的因素,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自然條件因素

    自然條件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自然條件的狀況如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各地區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特別是自然條件直接決定了各地區農業、采掘業以及水力發電等資源型產業部門勞動生產率的不同水平,進而間接影響到原材料工業和加工工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各區域優越的地理位置如交通便利、接近原料產地或消費地區,能夠減少原材料及產成品運輸中的勞動耗費,同樣可以影響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由於自然條件的優劣不同,人們即使花費了等量勞動,勞動生產率也不相同。馬克思曾把由自然條件差異所形成的勞動生產率稱為勞動的自然生產率,這種勞動的自然生產率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應該指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條件因素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在逐漸減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