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為了一定目的,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之中進行的。而目標的實現,除了對時機的把握,活動空間的選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這一活動空間就是我們所說的“區位”。經濟學研究的領域涉及生產什麽、生產多少、為誰生產和在哪裏生產等問題,區域經濟學主要研究在哪裏生產的問題,即區位選擇問題。

    一、區位的含義及類型

    (一)區位的含義

    區位就是指人類經濟活動的空間位置。區位有場所的含義,但又不同於通常所說的場所。人類本身具有的社會性決定了區位是一個綜合概念:對於特定區位而言,一方麵,可以依照某種標準體係,如經緯度、街道住址等,較確切地將它標誌為一定的空間幾何位置;另一方麵,我們還必須強調自然界的各種地理要素和人類社會活動之間的相互聯係和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相對位置。前者,可稱之為絕對區位(site);後者,則稱之為相對區位(situation)。作為區域經濟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區位應特指經濟活動區位,或稱經濟區位,是指經濟活動主體為開展其社會經濟活動所占有的空間。

    區域經濟學中的區位有絕對區位和相對區位之分。它注重研究絕對區位所表示的現象分布,更注重研究用相對區位表示的空間經濟活動現象。在現實經濟活動中,相對區位比絕對區位更為重要。因為地域分工形成和發展本身與某種具有相對優勢的區位因素密切相關,也就是說,良好的區位可以促成某些特殊的發展。例如某個中心城市的崛起,往往可從它的相對區位條件中尋找答案。也因為某一區位的發展潛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它的相對位置,而不僅僅是它的自然條件。並且,即使是最好的區位也會隨時間而發生變化,甚至會轉變成最差的區位。某一經濟活動在特定區位的發展可以帶動其周圍區位相關活動的發展。值得指出的是,在區域經濟學中,為了具體說明經濟活動的空間布局問題,區位往往被描述為距離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地點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場、供求、運輸成本等方麵的差異問題。

    (二)區位的類型

    在一定的經濟係統中,人類經濟活動在空間中的表現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從這一角度來看,人類經濟活動在空間表現形態的多樣性形成了不同的區位類型。各種區位類型是在特定目標的驅動下形成的,如產業區位形成的動機一般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住宅區位形成的動機主要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公共設施區位通常是追求福利最大化。按照特定目標形成的區位,由於其本身所包含的經濟活動不同,又可以形成不同的區位,如產業活動包括農業生產活動、工業生產活動、商業活動等。因此,相應有農業區位、工業區位、商業區位之分。

    經濟區位在空間上表現出三種形態:

    (1)點區位。是指人類經濟活動比較集中的“點”,如企業場址、交通樞紐、商業零售點、礦產蘊藏點、居民點等。

    (2)線區位。是指經濟活動密集的線狀區域,如交通線、河流、海岸線以及沿這些線分布的產業、人口和城市密集帶。

    (3)麵區位。是指由點區位及線區位空間擴張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經濟實力的空間區域,如中心城市、工礦區、流域區等。

    線區位是由點區位組成的,麵區位又是由點區位和線區位共同組成。點、線、麵狀區位的相互組合構成了各種各樣的區位實體,有地帶,有網絡,還有區域,這正是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區位所構成的區位體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