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分工是區域之間經濟聯係的一種形式。由於各個區域之間存在著經濟發展條件和基礎方麵的差異,因此,在資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動的情況下,為滿足各自生產、生活方麵的多種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各個區域在經濟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較利益的原則,選擇和發展具有優勢的產業。於是,在區域之間就產生了分工。區域分工的意義在於,能夠使各區域充分發揮資源、要素、區位等方麵的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產;合理利用資源,推動生產技術的提高和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有利於提高各區域的經濟效益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效益。

    區域分工理論的起源,一般可以追溯到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提出的絕對利益理論。從絕對利益和比較利益理論到新興古典分工理論,區域分工理論經曆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沿革過程。

    一、古典經濟學的區域分工理論

    (一)絕對利益學說

    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國家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提出了絕對利益學說。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有適於生產某些特定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如果每個國家都根據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就可以使成本絕對降低。然後,彼此進行產品交換,則對有關國家都有利。這樣,如果各個國家都能夠利用優勢條件發展專業化生產部門,就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使各國的勞動力和資本得到正確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在自由貿易條件下,用成本最低的產品去進行自由貿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費換回更多的商品,從而比它們各自都去生產所需要的一切東西更能增加國民財富。因此,他主張國際分工的原則是,就某種商品而言,如果別的國家生產的成本比本國低,那麽該國就不要生產這種商品;輸出本國絕對成本低的商品去換來貨幣,然後購買別國生產的廉價商品,就會更經濟、合理。斯密的學說最早成為擴大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

    雖然斯密的分工理論是針對國際分工和貿易領域提出的,但同樣也適用於區域分工。也就是說,任何區域都具有其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並且各區域的專業化生產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各區域按照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進行分工,生產成本最低的產品,然後在區域之間進行交換,能夠使各區域的資源和生產要素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從而提高區域勞動生產率,增進區域經濟利益。但是,絕對優勢理論也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如果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在商品生產方麵都處於絕對劣勢,那麽就很難甚至不可能發生國際分工和貿易。這顯然與國際分工和貿易的實際相矛盾。

    (二)比較利益學說

    比較利益學說是大衛·李嘉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中提出的。他認為,由於資本和勞動力在國家間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動和轉移,所以,不應該以絕對成本的大小作為國際分工和貿易的原則,而是要依據比較成本來開展國際分工與貿易。如果有兩個生產率水平不相等的國家,其中一個國家生產任何一種商品都處於絕對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個國家生產任何一種商品都處於絕對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個國家仍然可以通過國際分工和貿易而相互獲得利益。因為,一個國家無論處於什麽發展階段,經濟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對優勢,即使處於劣勢,也能從中發現相對優勢。在自由貿易的條件下,各國應該把資本和勞動用於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部門,生產本國最有利的產品,利用國際分工和貿易完成相互之間的互補,從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資源的情況下,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