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外區域經濟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區域經濟學是從宏觀角度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及其相互關係的決策性科學。區域經濟學在西方國家是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建立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的理論淵源是19世紀初葉創立的區位理論。20世紀30年代以後,隨著西方國家政府對經濟活動幹預的加強,傳統的以單個廠商的區位選擇為主要對象的區位理論,逐步演變為主要為宏觀區域決策提供理論依據的區域經濟學。

    西方國家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地區間不平衡日益顯著,城鄉之間、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之間貧富差別越來越大。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使貧困地區經濟更加惡化。為緩和矛盾,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幫助落後地區發展經濟。如美國在1941年成立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製定了完整的流域開發規劃,由政府出麵對這個因棉業凋敝、河流泛濫成災而陷於困境的區域進行全麵整治和綜合開發。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為國家幹預區域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比較成功的先例,其經驗為後來許多國家所吸收。

    西方國家對區域經濟問題的廣泛重視和實施幹預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戰後西方各國狂熱地追求經濟高速發展,不惜把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到那些條件好、見效快的發達地區,結果加劇了地區間的兩極分化,落後地區勞動力過剩,人口外流,經濟狀況日益惡化。這種情況引起經濟學界的關注。過去,西方理論界一直認為,市場機製可以自動調節地區差距。實踐證明不是這樣。1957年,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提出的“累積因果論”明確指出:“市場力的作用傾向於擴大而不是縮小地區間的差別”。他認為,在市場機製的作用下,一旦地區間發展水平與發展條件出現了差距,條件好而且發展快的地區就會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為自己積累有利因素,從而進一步遏製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使落後地區不利於發展的因素增多,處境更加困難。

    20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證明了繆爾達爾的理論的正確性。60年代,戰後的繁榮時期結束後,西方國家出現了一種引人注目的現象,即一些發達地區暴露出許多潛在的問題,主要是:地區兩極分化使貧困地區喪失購買力,甚至無力還債,導致發達地區的市場萎縮,金融業受損;貧困地區失業嚴重,人口外流,造成發達地區的人口壓力;貧困地區無力接受發達地區轉移出來的產業,使發達地區產業結構無法更新和升級。事實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地區間差距過大,不但落後地區難以發展,發達地區也終究會受到影響而減緩發展速度。

    鑒於地區間差距不可過大,而市場機製的作用又不能縮小這種差距,西方經濟學家在凱恩斯主義影響下開始運用宏觀經濟的分析方法,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的資本積累、勞動就業增加與國民收入增長的關係,研究投資率、失業率、通貨膨脹率與區域經濟增長率的區域差異,研究如何在各地區合理分工的基礎上形成最佳產業結構,以及研究如何采用政策工具援助落後地區發展、控製大城市過度集中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全國各地區均衡發展的目標。這些研究吸收了眾多學科的研究成果,最終形成了一門新的應用經濟學科——區域經濟學。由於這個學科具有鮮明的應用性特征,因而受到普遍的重視,許多國家的政府和學術界都投入力量研究,使這一新興學科很快發展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