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國的區域經濟問題研究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大國,區域經濟問題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大問題。建國以後,我國在效仿蘇聯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的同時,也在引進蘇聯生產布局理論的基礎上開展了我國的生產力布局研究。傳統的生產布局理論和實踐以平衡布局為指導思想,以國家為主體,有計劃地在全國進行資源配置,在各地區建立相對完整的經濟體係。高度集中計劃體製下的生產布局,對於迅速改變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工業落後特別是內地工業落後的格局,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傳統的生產力布局理論存在明顯的缺陷。第一,它強調資源配置的主體是國家,排除各種經濟主體的存在以及它們在資源配置方麵的作用。第二,傳統生產力布局理論視國家指令性計劃為實現生產力布局的機製,尤其是國家預算,它決定項目的布局區位、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地區產業結構以及各種比例關係,完全拋棄了市場機製及其配置資源的巨大作用。第三,傳統生產力布局理論所強調的原則,嚴格來講是非經濟性原則,它主要考慮的是社會政治問題,資源配置效率常居次要地位。第四,盡管提出專業化與分工問題,但我國中西部與東部之間的分工基本上是垂直分工,中西部地區為原料和燃料生產地,東部為製造業基地,正因為這種垂直分工,高附加值的下遊產業為東部地區帶來大量的財富而中西部地區獲得的財富很少或沒有,加大了區際差異。第五,忽略了地方政府在發展地區經濟中的作用。在地區經濟發展中,地方政府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在高度中央集權的情況下,地方政府隻能執行中央的指令。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新的區域經濟問題很快突現出來,主要是:第一,地區發展模式問題。改革帶來地方自主權加大,發展區域經濟成為地方政府的責任。地方政府經濟調控權的擴大以及責任、利益的強化,使其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各地區都在探索發展經濟的路子,製定地區發展戰略、規劃。不同地區到底應該采取怎樣的發展模式,是區域經濟理論和實踐急需解決的問題。第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地區發展戰略重點的轉移加大了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為加快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國家地區發展政策由以平衡布局為主,轉向以效率目標為主。國家的戰略調整確實帶來80年代沿海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為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沿海地區與內地省份的發展差距迅速擴大。以省一級為單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上海與最低的貴州相對差距約十倍。顯著的差距加大了落後地區經濟發展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提高。如何在追求較高效率、較高速度的同時,使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也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第三,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問題。由於利益驅動,各地區盲目追逐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而不顧本地區是否有優勢,是否可以達到規模經濟。結果造成地區分工弱化,資源極大浪費。此外,還有城市化問題、三農問題、城鄉統籌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成為區域經濟和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急需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