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孫弘奏議董仲舒

    在其《對策》中說:“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

    今以一郡一國之眾,對亡應書者,是王道往往而絕也。

    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興太學,置明師使尊儒進程具體化。

    利用學校教育來傳播統治階級的思想,董仲舒是首創者,而真正具體實施這項計劃的是丞相公孫弘。

    公孫弘是淄川薛邑(今山東青州北)人,家境貧寒,年輕時在海邊養豬為生。

    四十多歲才開始學習《春秋》,後來又研究當時非常流行的《公羊春秋》。

    花甲之年,以賢良征為博士,出使匈奴,不合天子意,旋病免。

    不久,又以賢良征,對策第一,複拜為博士。

    他是武帝時著名的儒官之一,生活儉樸,諳於世故,為人謙虛謹慎。

    全國各地賢士多去投奔他,口碑極好。

    公孫弘曆任左內史、禦史大夫,終於拜相封侯。

    他以賢良對策的儒生身份一躍成為丞相,確實讓讀書人羨慕。

    於是許多人以他為楷模,努力研習經書,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拜官封爵。

    公孫弘以布衣入相,沒有任何政治背景,所以為人處世更是八麵玲瓏。

    麵對武帝不斷集權於自己手中,他表現出軟弱服從的樣子。

    公孫弘經常以“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節儉”來迎合武帝,主動要求加強皇權,削弱臣權。

    廷奏時也總是唯唯諾諾,不敢爭辯,和敢於直諫的都尉汲黯形成鮮明對比。

    公孫弘身世微不足道,學術上不能和董仲舒相比,但他善於“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而平步青雲,位列三公。

    他執政期間實行的吏治和太學對漢朝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元朔五年(前124),公孫弘和太常孔臧、博士平等共同上奏:

    聽說三代的製度,鄉裏有教育機構,夏代叫“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勸勉人們為善,讓他們在朝廷顯名;征戒作惡的人,給他們施加刑罰。

    所以教化的推行,樹立榜樣從京師開始,由內到外。

    如今陛下昭顯最高德行,開啟大明,匹配天地,推本人倫,勸勉從學,修習禮儀,推崇教化獎勵賢才,以此風化四方,這是太平政治的根本。

    以往政理教化未能諧合,禮製不完備,請求利用原有機構而重新振興。

    為博士官設置弟子五十人,免除他們的徭役賦稅。

    太常選擇十八歲以上,儀表端正的人,充任博士弟子。

    各郡、國、縣、道、邑有愛好文學,尊敬長上,嚴守政令教化,和順鄉裏,而名副其實的人,由縣令、國相、縣長、縣丞上報所屬二千石官,二千石官謹慎考察認為可以的人,當隨上計吏一同赴京師太常那裏報到,可以像博士弟子一樣參加學習。

    一年後就都參加考試,能通曉一門經書以上的,可以遞補文學掌故的缺位;其中優秀可以擔任郎中的,由太掌造冊上奏。

    如果有才能特別突出的異等人才,就把名字上報。

    那些不好好學習或者才能低下的人,以及不能通曉一種經書的人,就開除他。

    而那些推薦了不合格弟子的人要受處罰。這可以說是確立西漢官方經學教育的綱領性文件。

    繼董仲舒興太學建議後,公孫弘進一步把它完善、具體化了。

    明確了生源、師責、考法和分配等各方麵規定,從而建立了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備規章製度、史實可考的官學校。

    它自創建到清末,曆代最高學府多被稱為太學,其意義深遠是不難想象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