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弘奏議中指出辦太學目的是為了興教化,實質上是把儒學推廣到全國,使讀書人把儒家經典作為學習內容,自漢至清末未有改觀。

    從某一方麵講,它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使其成為隻知向上爬、頭腦簡單的利祿小人。

    二、太學與太學生

    武帝建元年間設五經博士時並未立弟子,到元朔五年(前124),由丞相公孫弘奏議,才產生了博士弟子課試的製度。

    由於博士學習的地方叫太學,所以把博士弟子稱為太學生。

    漢代太學的建立標誌著我國帝國時代官立大學製度的確立。

    漢朝掌管文教的官員為太常,居九卿首位,原名奉常,是秦官名,景帝時改為太常。

    太學的教師稱博士,《後漢書·百官誌》記載其主要職責是“掌教弟子”,同時“國有疑事”要“掌承問對”,即參加議政。

    另外,博士還有“奉使”及巡視地方政教等項工作。

    眾博士之上設首席長官仆射,總領太學事務。

    仆射由太常“差選有聰明威重”之人擔當,是後代大學校長的前身。

    西漢博士多由熟讀經書的名流擔任,采用征拜或舉薦的方式選拔,也有諸科始進或他官遷任的。

    博士要求德才兼備,學識淵博,能夠“明於古今”,“通達國體”。

    漢代太學素有“嚴於擇師”的傳統,所以經過嚴格挑選後的博士多是為人師表、修養高深的儒學大師。

    太學生的補選主要有兩種渠道:一是由太常直接選送;二是由郡國縣道邑選送。

    另外也有通過考試和按“父任”入學的。

    雖然公孫弘擬定太學生為十八歲青年,可實際上既有六十歲以上的白首翁,也有十二歲的“任賢童”。

    太學生畢業後,能通一藝以上者,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

    其不事學若不材,及不能通一藝,輒罷之,而請諸能稱者。

    說明太學生的級別不高,那些學而無成,空手而歸的大有人在。

    武帝時的太學創造了“密封”試卷的考試法,叫“射策法”。

    “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

    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

    射之言投射也”。

    可見這是一種抽簽式的考試,一年進行一次。

    武帝立的是儒家“五經博士”,教學內容當然以講經學為主。

    經學大師在專門的學堂講學,弟子在台下聽教誨,遇到有名儒授課,更是濟濟一堂,頗有學術氣氛。

    西漢時紙未普及,帛貴難以承擔,主要使用簡牘。

    簡牘書寫速度慢,不易出版,所以大師學說師師相傳,遵循一定的家法和師法。

    由於沒有統一的教材和規範師法、家法的標準,紛爭迭起,連年不已,給太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漢代太學除經師講學外,學生有充裕時間自學。

    學校提倡太學生自由研討學問和向社會名流學者求教。

    先秦遊學的風尚依然流行。

    漢代太學鼓勵自學,允許自由討論,不但為當時造就了一批學識淵博、有研究能力的人才,而且對今天大學生的教育工作也有借鑒意義。

    漢代太學是一種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官學。

    它的創建代表了漢朝興盛時期的文明。

    武帝強調中央集權,全國統一。

    太學給漢朝政府培養了大批用儒家大一統思想來治國的儒生,解決了人才的蓄給,鞏固了漢武帝的政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