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犯罪學學科理論

    要對犯罪問題進行全麵係統的綜合研究,還要借助於法學、社會學、心理學、統計學等非犯罪學學科的理論成果,這些非犯罪學學科理論是進行犯罪研究的理論前提,比如,犯罪現象的數量特征、數量規律和數量關係之中具有的內在的統計屬性,隻有借助於統計學原理和統計的方法,才能科學地、客觀地反映犯罪現實。這就說明統計學在犯罪學研究中的作用。這部分理論基礎,包括能夠從某一方麵或某一角度顯示犯罪現象的特征和犯罪成因以及預防犯罪決策的相關學科的原理、知識和方法,比如社會學中有關社會控製即社會輿論和社會心理在預防和約束犯罪行為中的作用的原理等等。隨著犯罪學研究的不斷深化和發展,非犯罪學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不斷運用和滲入到犯罪學研究之中。這對於拓寬犯罪學的研究視野,驗證犯罪學研究成果具有重大指導作用。

    三、現代科學方法論

    現代科學方法論是在自然科學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學方法論,它包括係統論、控製論、信息論、協同論、耗散結構論和突變論。它們的產生,使人類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思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於我們補充、更新社會科學包括犯罪學方法論有著重要意義。

    第二節 犯罪學的研究方法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理論指導方法,方法寓含於理論。犯罪學研究的具體方法,必須以上述基本方法論為依據。犯罪學的研究方法多種多樣,這裏主要介紹犯罪調查方法、犯罪統計方法和比較研究法等三種方法。

    一、犯罪的調查方法

    犯罪調查是社會調查中的一種形式。所謂調查方法是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技術,有目的、有計劃地,比較全麵、比較係統地直接搜集有關社會現象的實際資料,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的實踐活動,是通過實際調查取得第一手資料,用以說明有關事實及其發生原因、與外界社會現象的相互關係,並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的科學方法。犯罪學借助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和個案調查等具體方法,對犯罪現象進行實際考查,獲取新的資料,描述犯罪現象,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解釋犯罪現象發生變化的規律。

    1.犯罪調查的主要類型。

    (1)普遍調查,簡稱普查,又叫全麵調查或整體調查。這是一種對調查對象總體進行調查統計的方法,需要無一遺漏地逐個進行。其範圍可以是全國性的或地區性的、部門性的、係統性的。其特點是,帶有基本情況性質,資料全麵。但是,普查是一項複雜的社會工程,工作量較大,在時間、人力、物力上花費較多。在犯罪學方麵,全國性的隻是一些發案數目、增加和降低的比率等方麵的全麵統計。經常采用的是地區和係統進行的特定社會範圍的、局部的整體調查,這樣的調查,對於全麵了解和掌握社會犯罪的性質、類型、特點、分布等的新情況、新動向具有重要價值。它可為研究工作提供全麵、可靠的數據資料。

    (2)抽樣調查,這是一種從調查對象總體中依照一定的方式和規則,抽取部分對象作為樣本進行調查,並以此調查結果推論調查對象總體特征的方法。抽樣調查雖不是全麵調查,但用樣本推斷總體,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可以獲取可靠的資料而優越於典型調查、重點調查、個案調查等非全麵調查。抽樣調查還省時省力。因此,它成為現代社會調查中廣為采用的方法。也是社會學研究中最被重視、最常運用的調查方法。對於犯罪學來說,抽樣調查的運用也較為普遍。運用抽樣調查方法進行犯罪情況的調查,能夠通過樣本分析得出總體評價。即能夠從分散的、部分的犯罪狀況中,推論出犯罪現象的總體情況。

    (3)典型調查和重點調查,這是一種在對調查對象總體進行初步全麵了解的基礎上,選取若幹個別的具有代表性的對象,做進一步深入、細致的調查,借以認識調查對象總體情況的方法。在這裏,關鍵是選取的典型要準確,要真正具有代表性,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調查對象總體的情況。由於典型調查和重點調查的對象具有明顯的特殊性,並且,難以從典型對象、重點對象推及對象總體,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盡管如此,犯罪學研究經常采取典型調查和重點調查的方法,通過對典型的或重點的一類犯罪行為和犯罪人的調查、分析,借以掌握犯罪現象的新動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