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已成為我國學術界熱烈討論的課題。從這一新的視角出發,重視審視毛澤東的哲學理論貢獻,對於我國哲學理論的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一、毛澤東對實踐唯物主義的邏輯發展

    什麽是實踐唯物主義?目前,國內哲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談毛澤東的哲學創造前,有必要對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的基本規定和發展概況做以簡略敘述。

    作為人類解放的偉大思想武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這次革命的實質在於它實現了對以往一切舊哲學最徹底的超越。其超越性的最突出表現就是它的實踐性。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對事物、現實都隻是從客體方麵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麵去理解。相反,唯心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麵,當然隻是抽象地發展了。這就是說,舊唯物主義的前提是唯客觀主義,它對事物隻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置人的主體性於不顧,站在人的感性活動、對象性活動之外,對整個世界試圖作純客觀的描述和解釋。與此相反,唯心主義則從人的主觀意識出發,以“先驗的自我”、“絕對觀念”、“自我意識”這種無人身的主體,去純主觀地描繪、解釋以至虛構世界,抽象地肯定和發展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馬克思天才地看到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各自的片麵性,並且創造性地試圖用實踐範疇來克服上述兩種片麵性。這種思想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已初露端倪,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誌意識形態》中得到全麵展開。馬克思把實踐理解為對象性的活動和人的感性活動,並且認為這種活動是批判的、革命的實踐活動,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活動的目的性和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又確認實踐是人的現實的“客觀活動”,它要受各種條件和規律的製約,剔除了唯心主義的抽象能動性。所以說,實踐唯物主義是對舊哲學的揚棄,是對舊唯物主義被動的純粹客體性和唯心主義抽象能動發展的純粹精神主體性進行實踐的革命的批判的產物,是在實踐基礎上對一切舊哲學的辯證的曆史的綜合。正因為如此,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誌意識形態》一書中,把自己的新世界觀明確地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舊哲學的超越,不僅表現在從理論上提出和貫徹實踐原則,還表現在非常強調把批判的武器變成武器的批判。認為以前一切“哲學家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也就是說,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和改變事物的現狀”。“改變世界”、“使現存世界革命化”,歸根結底就是,人類按照客體的尺度和主體的內在尺度相統一的原則,在實踐中實現對世界的能動的重構。主體與客體雙重尺度的統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實踐中,客體在人的意識中的同化、符號化和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的雙向運動過程。客體在主體意識中的同化意味著人們對客體固有尺度的認識和把握,主體本質力量的對象化象征著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改造。

    由此可見,實踐的唯物主義具有兩層含義:其一,它不僅是解釋世界,而且是堅持改造世界的唯物主義;其二,它是麵向現實實踐的唯物主義,它的內容和形式將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從這兩層基本含義出發,聯係它在整個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發展總體格局中的地位,我們不難看出,實踐唯物主義至少有三個基本原則:實踐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一句話,實踐唯物主義是在實踐基礎上的客觀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有機的和諧的統一。

    但是,在實踐唯物主義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其創始者並不是有時間、地點和機會對上述原則的所有方麵都進行全麵論述。毛澤東在運用馬列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對實踐唯物主義理論做出了其特有的貢獻,對其前輩們沒有來得及展開論證的許多哲學問題進行了探討。這裏不打算對毛澤東的哲學理論創造進行全麵論述,隻是結合實踐性原則和客觀性原則,來說明毛澤東關於活動主體的特性和主體活動的原則,因為這是毛澤東對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主體性原則的重大貢獻。

    毛澤東非常重視對活動主體的論述,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中國革命長期處於敵強我弱、矛盾極其尖銳複雜和缺少外援的客觀環境所決定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發揮主體的自覺能動性。

    活動主體的特性,也就是主體性,是指活動主體區別於一般事物,特別是區別於活動客體的特殊性。簡言之,就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在同客體的作用中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毛澤東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主體性這一概念,但這方麵的思想卻貫穿於他的所有著作中。

    毛澤東認為,自覺的能動性是主體與非主體的最基本的區別。他說:“‘自覺的能動性’,是人之所以區別於物的特點。”這就肯定了正是這種自覺的能動性,把人從自然界中提升出來,使自然界對象化,把人與自然界的關係變成主客體的關係。同時,毛澤東還強調,我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還要改造社會和人自身,這就通過人的能動的活動,把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係也變成了主客體關係。毛澤東認為,主體的這種能動性通過主體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兩種活動表現出來。他說:“思想等等是主觀的東西,做或行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都是人類特殊的能動性。”毛澤東在其名著《論持久戰》中,通過戰爭事例的分析,全麵地說明了主體的這種能動性是怎樣貫穿於確定目標、製定計劃和采取行動這三個環節中,並認為在這三個環節中,它分別表現為預見性、計劃性和靈活性。自覺能動性的實質就在於它能夠對於目標、計劃和行動的方式進行自覺選擇。

    如果說能動性的實質是對現實的選擇,那麽創造性的實質是對現實的超越。毛澤東把創造性看成是活動主體的一個重要特性,並對其進行了全麵的論述。

    主體在認識中的創造性,這集中表現為主觀對客觀的超越。毛澤東認為,主觀的東西不是頭腦固有的、自生的,而是對客觀實際的反映,但這種反映不是鏡子式的映出物的直觀形象,因為,“認識的真正任務在於經過感覺而達於思維,到達於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內部矛盾,了解它的規律性。”並指出:“社會意識形態是理論上再造出現實社會。”要做到這一點,主觀就必須超越客體的個性、外表,而從中反映出一般、內在的東西。主體對客體的認識過程,實際上就是主體在思維中對現實世界的再造過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