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一位人品、胸懷、智慧、能力、學業、勤奮、節儉、生活很多方麵都非常優秀的朋友,麵臨發展困難而有可能避長就短的時候,在回想自身有過類似經曆的教訓而輒有遺憾的時候,對於朋友的同類處境能無動於衷嗎?不能!於是選擇了無私的幫助。

    後來被朋友問及:“你為什麽這樣幫我?”

    猛聽起來很感突然,仔細想想也屬正常。感到突然的是,自己幫助朋友的無私竟然可能沒有被朋友理解。覺得正常的是,後來明白了朋友發生疑惑的道理。

    幫人不求回報的習慣,使得好心待人的時候,從不過多去想。但是,當這次被朋友問起時,才突然覺得這個問題是否需要仔細想想。而且,越想越覺得朋友的這個問題,應該問,值得問,問得好。也還覺得這個問題不僅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想法羅列如下。

    處事,目的性愈強愈好(愈執著);處人,目的性愈強愈不好(愈卑鄙)。處事,目的性愈弱愈不好(愈盲目);處人,目的性愈弱愈好(愈高尚)。

    處事主要是處利益(往往要講道理);處人主要是處情感(到一定程度往往不講道理)。

    利益都有目的性。在目的性的前提下,有利就處,無利不處;利大多處,利小少處。付出的目的就是要有回報。利益關係可以轉化為金錢關係,可以量化。利益關係必然要求對等關係。利益關係必然要用交換的方式。

    情感多不表現為目的性。情感往往與利益無關。情感愈深,愈不講利益,愈會無私,付出不講價錢,幫助不求回報。情感不能量化。情感也往往不對等。感情不能交換。

    處人的時候,可以沒有目的性,但是不可沒有原因。這種原因往往是對於相處對方的好感,認可。好感愈強愈認可,則情感愈強愈深厚。

    在目的性比較強的社會現實下,對於處人時的目的性問題感覺更微妙。目的性愈強愈顯得簡單清楚,容易被人理解,也容易被認為是正常。反之,與人相處目的性愈弱,愈讓人難以理解,讓人擔心,以為水深摸不透,甚至於被人誤會,被認為是虛偽。

    擔心和誤會也很正常。因為處人當中,真正的無目的是高尚,虛假的無目的是陰險。前是坦途,後為陷阱。人品好的人幫人是不求回報的;人品不好的人幫人是必須回報的,甚至是無休止的要回報。因此,任何正常的人,在接受幫助以前,都會對“到底是高尚還是陰險”的問題作出判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