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一個美國人曾講過要特別重視人的感覺。我讚成這個人的說法。

    我的一位私營老板朋友在自己的酒店建設過程中,發生過這樣的故事。工地上很多地方需要螺絲釘。他拿著所需螺絲釘的規格數量清單,帶上汽車,裝著現金,三天買了一車螺絲釘回來,價格低,質量好,效率高,被很多人讚賞。有一天,許多人在一起時說到此事,在座的除我以外都嘖嘖稱道。我在場而沒有表態,被追問不已,隻好將我的看法直言相告:“這個辦法,老板自己使用的話,是最好的辦法。如果換了其他人使用的話,就是最不好的辦法。原因很簡單。老板用的是自己的錢,別人用的是老板的錢。”花自己的錢自己怎麽用都有理。替別人花錢,不是直接用錢者感到有理就可以,而必須得讓錢的主人感到有理才行。為此,替別人花錢,不僅要效果好,還要過程清。這樣,就必須要把辦事的程序和過程,設計、實施得讓老板能夠看得清楚,感到放心才行。否則,就免不了被誤會,而發生出力不討好的情況。

    到這兒,這位員工說,“聽您說的時候,也狠狠地想了一下,我明白了,我以往的很多事也存在沒有重視過程的問題!”

    我再告訴其這不僅是做事,也是做人。替人花錢,效果要好,過程要清。首先是對於錢的主人的重視和尊重。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埋怨這樣做太繁瑣,甚至抬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來。其實,當知道應該,而且必須對於錢的主人重視和尊重的時候,按照“效果好,過程清”去做,就不會感到繁瑣,而會覺著是完全應該的了。做人,最重要的是對別人,特別是對同事,對下級的重視和尊重。對別人重視和尊重了,就容易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項,就容易看到別人的努力和成績,就容易知道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和重要,就容易知道謙虛和感恩,就容易與人融洽地溝通與相處。到了這個份上,何以還能發生自己的努力不被人認可的問題呢?

    如果從個人角度換到企業的角度,那麽對於企業來說,要知“用人長,避人短”之道,就要盡力為“業績好而不被認可”者創造好的揚長環境和好的避短環境,在避短不了的情況下,幫助做好短項暴露後果的化解和善後工作。這不僅是領導者的能力必需,領導者的胸懷必需,也是領導者崗位的最基本要求和領導水平的具體體現。

    如果再換到同事或下級角度,則不必過多求全責備。當然,如果能夠具有更加寬廣一些的胸懷與包容之心,不僅說明自己屬於更有品位的人,也能更多地從別人身上吸取長處,作出更多更好的成績。能為同事的成績與進步而高興的人,就是更有水平的人,是能更快、更好發展的人。

    簡單、實用就是效果、效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