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選擇自己的根本關懷和核心信念。經過上述兩項取舍原則的過濾,筆者相信一個人可以融會大部分主流的傳統智慧,然而若真有一些智慧的觀點與其他傳統的觀點之間是互不相容的,並且它也是不能被放棄的核心信念,那該怎麽辦呢?這就是要作出抉擇的時候了,我們必須確定自己人生的根本關懷。若我們把各傳統理解成對不同人生問題的處理,那麽你可以選擇一個對你而言最為重要的問題作為你的根本關懷,並以對應於該問題的傳統為你的核心信念,當有其他傳統的觀點吸引你,但又與你的核心信念互不相容時,你便隻好放棄那觀點了,即使那觀點能解決一些你的核心信念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容筆者再用上文燒水的比喻解說,假定真的煮了飯便不能煲湯,那麽你便要決定是吃飯重要,還是飲湯重要,哪一個是人生中較為根本的問題。一旦決定吃飯比飲湯重要,那麽唯有犧牲煲湯,集中煮飯了。若因為如此而造成了人生的缺陷,那也隻能承認人類的限製,並慨歎人生的不完美了。讀者要注意,筆者並不是說要把某一個傳統的關懷看成是唯一重要的關懷,若是如此,那便是一個很封閉的心靈。筆者隻是說要選擇一個最重要(不是唯一重要)的問題為根本問題。“最重要”並不排斥其他的重要性,隻是在有衝突時我們可以以“最重要”為取舍的準則。可見這個選擇不是吃飯、飲湯般的小事,而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抉擇,草率不得,必須仔細考量。

    小結

    讓筆者再重申一次,這裏的建議並不是要會通各家各派,筆者的目的隻是讓個人盡可能吸取及融會各傳統的人生智慧,而在過程中不陷入任何理智、情感和信仰上的矛盾。若一個人經過仔細的思考,發現各傳統的智慧真的不能共容,接受一個便要放棄其他所有的話,那他也隻好服膺於其中一個。然而,在承認各傳統都在處理不同的人生問題的前提下,筆者相信即使你不能同時擁抱所有傳統,但也能從各傳統中抽取適合自己的人生智慧,同時不妨礙你持守著一個核心的信念。相反,若是沒有經過仔細的探究和思考,便隨意拒絕一個傳統的智慧,那便相當可惜了。

    (本章作者:溫帶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