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態度

    上述的第一種態度過於封閉,實無助於人們攝取自己傳統以外的其他傳統智慧。第二種態度的預設,即各大傳統都反映著同一真理,本身就是值得質疑的。人們既然無法知道這最終的真理是什麽,那麽又如何肯定各大傳統都在反映著同一真理呢?是的,各大傳統都有一些共同關心的事,比如人的道德和對他人仁慈之類,但這實在不足以顯示大家是同一真理的不同展示。所以我們不應該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筆者提議用第三種態度去麵對不同的傳統智慧,也就是各自精彩、各有所長的態度。

    首先,我們必須注意到,每一個傳統的最終關懷都不同。基督教的最終關懷是人與上帝關係的正常化,儒家的最終關懷是個人的成德,佛家的最終關懷是解脫,道家的最終關懷是自然和逍遙的人生,法家的最終關懷是國家的有效行政。原則上它們都在處理不同的課題,有著不同的目標,或許在達到目標的同時它們會用類似的工具,並會關心相同的事情,但這並不表示它們最終要達到的終點是一樣的。這就像一些人都在燒水,但他們的目的都不同,有一些為了煮飯,一些為了煲湯,一些為了洗澡,一些為了消毒衣物。為了不同的目的,即使都在燒水,他們燒的分量會不同、用的工具會不同、加進水裏的東西也不同。當然,他們都關心水夠不夠熱、會不會燒太久了等等,甚至他們偶爾還可以交換燒水的心得,好好互相學習,但這不表示他們的最終關懷是一樣的。

    或許人們會認為,既然各傳統都有不同的目的,道不同不相為謀,那麽便很難叫一個人同時接受多個傳統了。事實正好相反,正因為各傳統都在做不同的事,一個人要同時擁抱各大思想傳統的可能性便更大了。隻要各傳統的目的不互相排斥,一個人大可以同時接受多於一個傳統。那就像煮飯、煲湯、洗澡、消毒衣物雖然是不同的事,但不互相排斥,沒有說煮了飯便不能煲湯的,也沒有說洗過澡就不能消毒衣物的。進一步說,這些活動不單止不互相排斥,它們還是一個人同時都需要的,沒有人會說煮了飯便不用煲湯了,更沒有人會說煲了湯就不用洗澡了。思想傳統也是如此,與上帝和好了就不用成德了嗎?成德了就不用與上帝和好了嗎?解脫了就不用成德了嗎?當然,這裏是為了說明筆者的意思而暫時假定這些傳統的目的不是互相排斥的,甚至是人們都需要的,現實上當然沒那麽簡單。這是比較複雜的問題,下一節中會再討論。

    先不管這些傳統的最終關懷是否互相排斥,隻要發現各傳統各自有各自要處理的問題,各自在人類生命中的不同領域啟發人類,那麽諸如誰最接近真理的問題便不是最重要的了。新問題會是:各傳統所處理的問題是否是個人也要處理的問題,以及這些傳統處理得好不好。在這種情況下,人便可能接受多於一個傳統,或起碼可以以某一個或一些傳統為核心,再吸取其他傳統的人生智慧了。這是一個可以使人真誠開放的態度,相反,若一個人認為自己所服膺的傳統的最終關懷是唯一重要的關懷(這有兩種可能:一是他認為其他傳統的關懷都不重要;二是其他傳統的關懷都可以在他自己的傳統內得到很好的處理),那麽他的心靈也會相對封閉,排斥其他傳統的重要性,那便造成他個人生命發展的缺陷。這就像一個人,隻煮飯,不煲湯,不洗澡,也不消毒衣物。若是一個傳統整體地抱持這種心態,會造成文化上的封閉心理,那便會桎梏整個文化中的人的生命發展。例如中世紀的基督教,以與上帝複和為人類存在唯一重要的關懷,其文化便集中強調與上帝有關的事,一切理性的、科學的、藝術的、道德的、政治的活動都以屬靈的事為目的,人類文化除了屬靈的事外,其他方麵的發展都受到壓抑。

    同樣,中國儒家向以個人品德為最終關懷,強調保貞、不失節,結果兩千五百年的中國文化最突出的成就便是道德和禮教,人類生命中的其他層麵都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了,這包括科學和科技、理性、藝術創作,以及許多個人生命中的需要等等,所以才有五四時代所批評的吃人禮教的出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