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印度的價值觀

    與儒、道兩家不同,佛家思想並非中國本土的產物。它的始創人穆罕默德(Gotama Sidhartha)約生於公元前五百年(與老子及孔子的年代相若),其出生地為北印度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u),位置在今天的尼泊爾境內,所以其思想是在印度的傳統文化背景中發展出來的,有著相當濃厚的印度傳統文化成分。與印度教一樣,佛家也認為人生在世充滿著苦難,而這些苦難並不會隨著人的死亡而終止,相反,因為人的不斷輪回,苦難會不斷被延續下去,所以超脫輪回,終止這種生生世世的苦難是最為重要的事情。然而穆罕默德卻不滿於當時傳統印度教及印度教以外的各種思想對超脫輪回所下的“處方”,決心要找到真正能讓人解脫的方法。他經過六年靜坐與苦行僧的修行也不得要領,最後放棄了苦行,獨自到了一個叫菩提伽耶(Buddhagaya)的地方,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冥想,結果悟到了他滿意的解脫方案,如此他便成為佛陀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佛教不以在人世間建立任何事業為最終的價值,而以超脫輪回為最終的目標。

    雖然佛家的思想有著印度教為其發展背景,但它本身對於人生何以是痛苦以及如何才能擺脫輪回等等,都有其獨特見解。接下來我們先討論佛家是如何理解人生,以及其對世人的主要信息是什麽。

    佛家的基本教義

    “四諦”是佛家教義中的四項基本真理,了解四諦便能扼要地掌握佛家思想的基礎了。本章將通過對四諦的簡單闡釋來介紹佛家思想的基本教義。

    “諦”的意思是真理,“四諦”就是四項真理的意思,它們分別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諦可以比喻為醫生治理病人的四個階段,即發現病症、診斷病因、提出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案,以及具體處方。苦諦是人生的病症,集諦是佛陀為人類診斷出來的病因,滅諦是針對苦的根源所提出的治療方案,道諦是治療的具體處方。以下我們逐一討論。

    人生的病態——苦諦

    首先,佛陀指出世人都有病,因世人都活在苦痛之中。佛說:

    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愁憂苦痛不可稱記。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亦複是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增一阿含經》)

    在此佛陀指出人生有八種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和五盛陰苦。當然,人生的苦不隻這八種,但就這八種主要的苦,已經表示了一個很明確的事實,就是不論在什麽情況下,人生都是苦的。人老了,身體機能衰退,體弱多病,行動不自由,又麵對著不可知的死亡,心中充滿憂懼,所以老、病、死自然是苦,而人不得不老、不病、不死,所以人生必有痛苦。人們或會反駁說:“總有未老、不病和未死的時候啊!一個又年輕又健康的人便不一定苦。”其實不然,佛陀說“生”也是苦,因為生給人帶來滿足欲念的機會,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擁有生命是可喜的,但殊不知所謂“生”不過是“正在死”而已,生存隻是死亡的過程,人一出生其壽數便開始減少了,整個人生不過是步向死亡的路而已。人們卻不曉得,仍為著擁有生命而感到欣喜,千方百計地去保存它,卻不知愈是重視它,它的衰敗和結束愈是讓人難以接受,人便愈痛苦。人們仍會反駁說:“那麽當生命未曾衰敗結束時,人便可以快樂了,盡管現在愈快樂以後愈痛苦。”人類的生命裏充滿著各種欲求,這些欲求好些是生而有之的,如食色之欲,所以人的生命(起碼是未成佛的凡夫的生命)是不能與欲求分開的。然而,一旦人有所欲求,便有求不得的時候,那便有求不得的苦。人們仍會反駁說:“總有求得的時候吧!”是有求得的時候,但求得的時候所有的那種快樂,隻是渴求得到滿足時的快樂,就像口幹的人因得飲水而解渴的快樂,這是痛苦得到短暫解脫所得的快樂,換言之,沒有渴求的苦在先,根本就沒有這種快樂,這快樂是建築在痛苦的基礎之上的,它的本質也是痛苦。最糟糕的是人們不知其本質是痛苦,還對這種快樂珍而重之,就在獲得的一刻開始便害怕失去,那這人便又生活在恐懼失去所擁有的痛苦之中。特別是親愛的人,親愛的人恐怕是人們最愛惜和重視的了,沒有親愛的人,多麽大的成就、多麽滿足的肉體享受就沒有意思了,所以人們最想求得的是親愛的人,如朋友、情人、配偶、子女和父母;最怕失去的,也是這些親愛的人,最大的痛苦,也就是這些人的離去,這就是愛別離苦。所以人生而有欲,必有追求,求不得是苦,求得時的樂實質是苦,樂的同時有憂懼是苦,當真正失去時亦苦。除此之外,人生還有一極為普遍的痛苦之事,那就是怨恨和憎恨你的人,和你怨恨和憎恨的人,都常與你同在,這便是怨憎會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