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翟,生於春秋、戰國之際。按孫詒讓《墨子閑詁》的考據,墨子的活動時代當在孔子之後,而較孟子略早。墨子的身世是一個謎,有說他是宋國大夫(《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也有說是平民。無論如何,墨子的理論,的確充滿了對平民弱者的同情,他至少該算是平民利益的代言人。墨子的理論,以兼愛、非攻、非樂、尚同、尚賢最具代表性。

    墨子生於一個戰亂頻仍的時代。如何拯救無辜的人民於水深火熱,是墨子的核心關懷。拯救人民的迫切性,使得墨子的學問充滿了實用性的關懷。在墨子的學說中,不見空闊之談,而到處是當下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些方案,有科技,有戰略,也有政治政策的構思。清末學者俞樾在孫詒讓《墨子閑詁》序裏麵說:

    近世西學的光學、力學等可謂源於墨子。又,防衛城邑兵器或可謂歐洲兵器之原型。現今天下猶若戰國時代。如以我戰國時代孟子之言為主,輔以墨子之論,應可安內排外。

    說西方光學、力學源於墨子,恐怕是自誇,但說墨子已有光學、力學、工程學的知識則毫無疑問。故墨子之學實用,確無可疑。可是這個當下解決問題的明快作風,一方麵雖然構成了墨子思想的魅力,另一方麵卻也造成了墨子思想的缺失。

    春秋、戰國之際,戰亂頻仍。墨子生逢亂世,和孔子一樣,同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孔子為此忙碌奔走,“累然如喪家之犬”(《孔子家語·困誓》)。墨子主張非攻,“摩頂放踵利天下(披散頭發,袒露腳跟),為之”(《孟子·盡心上》)。

    《韓非子·五蠹》批評俠者“以武犯禁”,視之為國家的大敵。墨子和他的弟子正是這類人。之所以要以武犯禁,是因為他認為暴君的確要為當時天下的動亂負起全責:

    今天下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勞,其籍斂厚,民財不足,凍餓死者不可勝數也。且大人惟毋興師以攻伐鄰國,久者終年,速者數月,男女久不相見,此所以寡人之道也。與居處不安,飲食不時,作疾病死者,有與侵就援橐,攻城野戰死者,不可勝數。此不令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數術而起與?(《墨子·節用上》)

    在這裏,墨子對統治者殘害人民的各種暴行,提出了嚴正的批評:一方麵勞役人民,重稅苛征,導致人民凍餓而死;一方麵連年征戰,男女不能結合,不能過正常家庭生活,不能安居樂業,以致人民戰死的戰死,病死的病死,這些都是滅絕自己子民(寡人)的行徑。看見了戰爭之害,墨子和他的門徒在當時形成了一個集團,專門為弱國出頭,守城禦敵,防範大國的侵略。為了這個事業,他們“腓無胈(腿肚子沒有肉),脛無毛(小腿上沒有毛),沐甚雨,櫛疾風(挨盡風吹雨打),以裘褐為衣(穿羊皮粗布),以跂蹻為服(穿木屐草鞋),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莊子·天下篇》),然而他們認為這正是墨徒的風範。

    這個形象,跟中國人傳統所謂俠義的精神非常相近。徐文珊因此以墨子為俠義精神的代表:

    非攻上篇由竊人桃李攘人犬豕雞豚,進至大為非攻國,皆屬不義,皆在反對之列。反對此種不義,即救助弱小,成為鋤強扶弱的行為。小之為抱打不平,大之即為非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