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少女的問題

    在上一章裏,小珠的遭遇雖然不能算是家常便飯,卻也是現今社會裏不時有所聽聞的。這個社會現象和小珠的典型反映,反映了兩個現實:一是時下青少年對於性滿足的處理實在過於草率,常常未能顧及後果;二是她們在懷孕後通常隻懂得墮胎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案,其中最困擾她們的往往不是墮胎之道德與否,而是墮胎是否有後遺症,以及父母會不會知道。

    人之所以會那麽草率地、不顧後果地滿足自己的性欲,並不單單因為好奇和無知,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們不善於延遲滿足。他們隻關心有沒有後遺症和父母的反應,卻甚少考慮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也顯示了“自身未來的快樂淩駕一切價值之上”的價值觀。這絕不單是青少年的特征,實在是現代商業社會中生活的人的普遍特征。成年人與青少年的分別不在於延遲滿足的能力和價值觀,而在於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成年人一般比較有經濟能力和社會經驗,比較可以避免問題的發生,並且比較不用依靠會責怪自己的父母來處理問題,所以他們的壓力比較小,但這並不表示成年人便不會因為上述理由而遇上困擾。若果成年人與少年人的分別隻是如此,成年人實在沒有資格責怪如同小珠一樣遇上麻煩的少年人。成年人愈來愈不被少年人尊重的其中一個理由,可能便是少年人實在看不到成年人在品格上和操守原則上比他們高明多少。

    這個時代的人怎麽會變成這樣?無他,就是因為現代社會的價值迷失。

    “價值迷失”——活在現代商業社會的普遍困境

    “價值迷失”就是:不知道什麽是有價值的,因此便不知道人生該追求些什麽,甚至感到生存本身沒有價值,有著強烈的虛無感。為了填補這種虛無,人們隻好不斷滿足自己的欲求,再加上科技的發達,使得人們更容易得到即時的滿足,這就養成了人們不善於延遲滿足,並隻會關心自己快樂的價值觀。

    價值迷失是人類自古以來都存在的問題,而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則顯得特別嚴重。根據一些美國社會學家的觀察,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開始,傳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受到質疑,而新的、廣泛被人接受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卻沒有被建立起來,所以自那一代人起價值迷失的情況便日益嚴重。或許人們會說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便是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價值觀,那是主張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每一個人都隻為自己負責,為自己尋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這思潮有其正麵的影響,人們自由思想的空間大了,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意義,不必要硬生生地接受自己不一定認同的傳統,如此,人們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真誠地生活。不過,這種單單崇尚個體自由的思想,本身是空洞的,它把尋找價值及其意義的責任交給了每一個人,卻沒有提供任何尋找的途徑、內容和方向。這是因為它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選擇最有價值的,也唯有個人才知道什麽是對自己最有意義的。然而這個信念與事實有點距離,若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選擇最有價值的,知道什麽是對自己最有意義的,現實中便不會有多不勝數的迷惘,以及無窮無盡的懊悔。

    荒謬的是,在這種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時代精神影響下,社會上流行鼓勵人們為自己訂立人生目標,就連學校裏的老師們也叫學生們多作反省,要計劃自己的未來,為自己訂立一個人生目標,就好像一旦能為自己訂立人生目標,一切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便都解決了。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思維。在價值迷失的情況下,人們根本沒有憑據去判斷怎樣的人生目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好些人在這種信念下花了無窮的時間尋尋覓覓,卻感到這也不是,那也不對,最終還是感到空虛沮喪。

    又有更多的人,幹脆接受了以現代商業社會的“成功模式”為人生目標。他們從小已打算讀好書,找份好工作,跟自己喜歡的人組織家庭,過著理想的中產生活。他們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失敗者自然感到沮喪和空虛,但成功的一群也不見得能夠擺脫沮喪。他們自小已不斷努力為日後成功做準備,讀書、考試,再讀書、再考試,找工作,再讀書、再考試……這些“準備”一直做到人生再沒有前景為止,而這個地步通常是到達一個自己既不擅長也不喜歡的職位(因為凡工作表現出色的便會被擢升,一直升到一個他表現得不怎麽出色的位置為止,這是著名的彼得定律)。這個時候,他們的生活上軌道了,目標即使不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事實上也沒有所謂最理想),也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大程度上達到了。然而,接下來的便是在失業的憂慮和因循刻板的生活中等待退休。正是這個時候,他們發現一切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隨著目標的達成而消失了。換言之,愈早達到目標的,便愈早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他們駭然發現大半輩子以來一直在預備的“美好生活”,原來空洞無物,每天的工作鮮有讓自己興奮的。他們都曾經以為,到了不用再“準備”的那一天,就會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了,所以他們才願意在整個“準備”的過程中,為了“更高價值”而犧牲培養自己興趣和發展自己潛能的機會,有興趣的事都得先行擱置,總是告訴自己:“現在忍耐一下,過了這關再說。”結果便錯過了培養和發展的時機。到了不用再為目標準備的時候,大部分的熱情已經冷卻了,興趣喪失了,潛能也好像從來就未曾擁有過。如此,也就再沒有什麽真正發自內心想要做的事了,這就是空虛。這時候,所謂有興趣的事,也不過是一些現成的消費品和娛樂而已,跟個人生命的發展毫無關係。他們並不是不想擺脫這空虛,隻是身處高度發展的商業社會中,休憩的時間和空間實在有限,根本不足夠讓人再去培養和發展一些什麽興趣和潛能。社會所給予的閑暇隻足夠讓人去“享受”消費而已。結果,成功人士們一方麵在重複又重複的電視、電影、流行歌曲、華衣美食、小說和卡拉OK的麻醉中忍受著那再明顯不過的生命空洞,另一方麵卻憂慮著有一天連這些都會消失。

    還有一些人,直接把滿足欲求視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所以他們從來不覺得“人生有什麽價值和意義”是一個問題。然而,他們依然因為價值的迷失而感到生命空虛。

    追求滿足欲求的人心裏總是充滿著厭煩和焦慮,他們厭煩一切阻礙滿足的事(諸如學習和工作),同時焦慮賺不到錢,以致無法常常獲得滿足。最吊詭的是,他們厭煩阻礙滿足的事,但他們同時也意識到不容忍這些事便無法確保將來的滿足。所以隻要他們還認為學習和工作這些“沉悶的玩意”能帶來高收入,那他們還是會容忍的。他們還會鼓勵自己說:“愈是能容忍厭煩、延遲滿足的人,便是情緒商數愈高的人,便愈有機會成功!”然而正是這種人最不能延遲滿足,因為他們既以滿足欲求為他們所追求的價值,那麽他們隻能在欲求得到滿足的那一刻感到充實和有價值,這時刻一過,又要馬上追求下一刻的滿足。滿足與滿足之間,便是需要容忍的無聊時光,他們對這些時光感到厭煩,極力希望盡快獲得下一刻的滿足。換言之,他們的生活便是“忍受厭煩”與“被滿足”的不斷交替,而他們最大的希望是:需要容忍的時間盡量短,被滿足的時間盡量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