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有曆史悠久的古典文論,許多古代文論命題和理論觀點都帶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詩言誌說、“興”“觀”“群”“怨”說,文氣說、神思論、感物說、意象說、緣情說和滋味說等等。隨著西方文化的大舉進入和衝擊,中國文藝理論界逐漸采用了西方文論的思維模式,由此形成了現代文論。由於中國革命實踐的發展和需要,馬克思主義文論逐步成為主流文學理論。

    一、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簡述

    我國古代文論淵源悠遠而又豐富燦爛。早在周秦時期,文藝理論就已涉及“神”、“氣”、“意”、“象”、“味”等審美範圍,雖然它們是從當時的中國哲學派生而來,但對文藝觀念的形成以深刻的影響。如《易傳》中論及的意、象、言三者的特點聯係,強調立象以盡意,得意忘象。老子還提出“味無味”的主張,認為“恬淡為上”,“無味”作為一個審美標準。如此種種,這些文學理論的思想萌芽,正是中國古代文論範疇的濫觴。

    漢魏六朝時期,文學的自覺精神顯著提高,加上漢末品評人物清議之風的影響,文藝批評也蔚然成風,相繼產生了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劉勰《文心雕龍》、鍾嶸《詩品》等傑作,中國古代文論範疇於是有了屬於自己的話語係統。曹丕在《典論·論文》提出“文以氣為主”的主張,開後世論文言“氣”之先河,並最先涉及作家的風格問題。陸機在《文賦》中提出“憑虛構象”,涉及運用想象進行藝術創造的形象思維問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劉勰在《文心雕龍》裏有《神思》篇專論神,提出了藝術中的“意象”概念,顯然,這與《易經》中的“象”與“意”有所不同,賦予了新的內涵,是作家藝術想象中的形象。此外,還有《養氣》篇專論氣,從保養體氣、保養精神來說明醞釀文思的道理。在《情采》篇裏,他提出了“餘床曲包”的含蓄蘊藉之美,在《情采》裏,他還提出了“繁乎寡情,味之必厭”的審美體驗問題。與劉勰同時的鍾嶸提出了關於詩歌批評的主張“滋味說”,認為好詩應有耐人尋味的藝術感染力,這是評詩的審美標準。從以上情況來看,這一時期的文藝理論批評,已經涉及中國古代文論的一些基本範疇。

    唐宋金元時期,中國古代文論深入發展,逐漸走向成熟。陳子昂在《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序》提出詩歌的批評標準:“興寄”與“風骨”,要求詩歌要有比興的意味,要做到“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這也是與“味”、“氣”的範疇一脈相承。杜甫在《戲為六絕句》、《偶題》等論詩之作裏,常以“神”論詩,使“神”的審美範疇從傳神到詩興發展。王昌齡在《詩格》裏提出“詩有三境”說,首創“意境”這一名稱。接著,皎然提出“取境”問題,司空圖主張“思與境諧”,他所論述的二十四種詩歌風格,實際上就是二十四種詩歌意境。可以說,這一時期,中國古代文論的意境理論已初步形成。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重視詩歌的比興作用。比興,原是詩歌的表現手法,以後逐漸演變成一種文學觀念和審美範疇,反映了對藝術創作內涵和“韻味”的重視。韓愈在《答李詡書》中提出“氣盛言宜”說,把孟子的“養氣”思想直接引入藝術創作中,重視文藝與修養的結合,進一步擴大了“文氣”的範疇。蘇軾推崇司空圖“味在鹹酸之外”的主張,強調“神似”,反對“形似”。蘇軾是宋代藝術成就最突出的人,在中國古代文論範疇體係的理論建樹和藝術實踐上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詩話是中國古代文論的重要形式,簡便靈活,筆調輕捷,往往寥寥數語而切中肯綮。在宋代,就有百餘家詩話相繼問世。其中最成功者為嚴羽的《滄浪詩話》,係統完整,綱領鮮明,標誌著詩歌理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他以禪喻詩,提出“妙悟”說,也就是要掌握詩歌的特殊規律,反複精研(熟參)。禪道與詩道多有相通之處,他引入的“妙悟”說對藝術創作和鑒賞有啟發性,對開拓和深化意境理論有重要作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