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史學進入中國之後,就麵臨著一個問題,即如何實現馬克思主義史學向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係轉化,如何認識中國獨特的曆史變化?馬克思主義史學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論體係和方法原則,但這並不是說直接拿過來就可以用來研究中國曆史了。事實上,任何一種理論要實現自己的作用就必須適應具體曆史條件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史學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20世紀中國的社會曆史條件與19世紀的歐洲有著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史學有些結論並不適用於中國曆史研究。但馬克思主義史學並不是提供一些具體的結論,而是為曆史學的發展提供一種科學的曆史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曆史研究相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理論體係和研究特色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要求運用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原則、立場和觀點來分析中國社會曆史變遷,並從中總結出符合中國曆史發展演變的規律,逐步構築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體係。這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發展的一般規律,隻有實現了這些步驟,馬克思主義史學才能實現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最為重要的是曆史觀的轉變,因為曆史觀在史學研究中是居於指導和支配的地位,隻有實現了曆史觀的根本轉變,才完成了史學最為核心內容的轉變。而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過程中也是實現中國史學曆史觀轉變的過程,這一轉變在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著作中已經有了反映。在史學研究中,史學研究者對唯物史觀的認識也是不斷地深入,史學理論也隨著對唯物史觀的深入理解和史學研究的深入而得以創新。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主義是緊密相連,馬克思主義對事物認識的規律也得以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中運用,這樣也促進了史學研究方法的革新,從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入手,從而形成了符合曆史學特點的、較為係統的馬克思主義史學方法論。

    當然,曆史觀和方法論的具體運用和內容的更新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但是從馬克思主義史學宏觀變遷中還是可以清晰地看出,馬克思主義史學對中國曆史學產生的影響以及中國史學發生的變化。英國著名史學家巴勒克拉夫這樣評價馬克思主義史學所產生的影響:“馬克思主義作為哲學和總和的觀念,從五方麵對曆史學家的思想產生了影響。首先,它既反映又促進了曆史學研究方向的轉變,從描述孤立——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轉向對社會和經濟的複雜而長期的過程的研究。其次,馬克思主義使史學家認識到需要研究人們生活的物質條件,把工業關係當做整體的而不是孤立的現象,並且在這個背景研究技術和經濟的曆史。第三,馬克思主義促使了對人民群眾曆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們在社會和政治動蕩時期的作用。第四,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階級結構觀念以及他對階級鬥爭的研究不僅對曆史研究產生了廣泛影響,而且特別引起了研究西方早期資產階級社會中階級形成過程的注意,也引起了對研究其他社會製度——尤其是奴隸製社會、農奴製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出現的類似過程的注意。最後,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還在於它重新喚起了對曆史研究的理論前提的興趣以及對整個曆史學理論的興趣。”這是巴勒克拉夫對唯物史觀在西方對史學產生影響的評價,盡管其中的某些結論並不適用於中國,而且中國史學的發展也有著自己的特色,但這一總結還是能夠較為全麵地反映唯物史觀對中國曆史學產生的影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