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理論

    由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人關於宗教問題的理論組成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主要包括了基本理論和實踐原則兩個方麵。馬克思宗教觀的基本理論主要包含3個方麵:一是宗教本質觀,即關於宗教的內在聯係及其性質的觀點;二是宗教價值觀,即關於宗教的社會功能、作用和意義的觀點;三是宗教曆史觀,即關於宗教的起源、演化及其規律的觀點。

    (一)宗教本質觀

    對於宗教本質的界定,馬克思認為,宗教是一種顛倒的世界意識。“宗教是還沒有獲得自身或已經再度喪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感覺”;“宗教是這個世界的總理論,是它的包羅萬象的綱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邏輯……它的狂熱,它的道德約束,它的莊嚴補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辯護的總根據。”“宗教從一開始就是超驗性的意識,這種意識是從現實的力量中產生的。”馬克思這些論述的含義很深刻,但是在內容上並未說明宗教意識不同於其他意識的特殊本質。馬克思主義宗教本質觀的典型表述是恩格斯的一段話:“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這句話的最根本意思就是說,宗教是人們頭腦中對超人間力量的幻想的反映,宗教的本質是對神靈的幻想、篤信和崇拜。一切宗教宣揚的萬能的神靈本質上是人們對支配自己命運的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的虛幻的反映。恩格斯的這段話概括地揭示了宗教之所以為宗教的本質規定性,並把宗教與其他社會意識形式區別開來。短短一句話,包含有以下幾點內容:

    第一,說明了宗教作為意識形式的特征。一切宗教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恩格斯所謂的“幻想的反映”,也就是馬克思所謂的“顛倒了的世界觀”。但宗教作為“幻想的反映”,有別於其他形式的顛倒了的世界觀,體現了宗教意識的特殊性。

    第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內容和對象乃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這就說明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對象,並不是什麽超出經驗之外,不可捉摸的神秘權威,而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但卻支配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神聖的宗教於是還原為它的世俗基礎。

    第三,它說明了宗教觀念采取了“超人間化”的特殊表現形式。這就是說,這些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們頭腦中,並不直接是以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這些“人間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是表現為“超人間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間的神聖性。

    第四,它說明了人間力量超人間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觀念的世俗基礎和客觀根源。按照恩格斯的論斷,宗教所信仰和崇拜的對象,並不是任何一種外部力量,而隻是那些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恩格斯這個論斷不僅表述了他對宗教之本質的觀點,也附帶說明了宗教異化的原因和根據。由此出發,就可以進一步探討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途徑之類宗教理論問題了。

    (二)宗教價值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