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學傳入中國幾近百年,20世紀初,從西方傳入兩種民族學體係。一是馬克思主義體係。蔡和森可以說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研究的先驅,他於1924年正式出版的《社會進化史》,對於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30年,郭沫若撰寫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被譽為使用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研究我國古代社會的典範。另一種是非馬克思主義體係。1926年蔡元培撰寫的《說民族學》以及此後的《社會學與民族學之關係》,將西方的民族學方法介紹進來。此後,潘光旦、吳文藻、吳澤霖、黃文山、楊堃等學者先後回國,為我國民族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中國建立後,民族學界開始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基礎上進行重建。1952年,高校院係調整,各大學社會學係、民族學係、人類學係先後被撤銷。但蘇聯模式的民族學仍然以“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名義保留下來,並在當時發揮了較大的積極作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民族學家參加了中央慰問團對各民族地區的慰問、民族地區的建設、民族識別、少數民族社會曆史調查等工作。費孝通、岑家梧、江應樑、王曉義、林耀華、李安宅、於式玉、宋蜀華、謝國安等民族學家將民族學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與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結合起來,並獲得了極大成功。盡管民族學家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並引進了蘇聯民族學理論,但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學科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民族學並未建立起來。

    “文化大革命”期間,“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問題”的提法被推向極端,民族學與民族理論研究陷入低潮,許多民族學與民族理論教學與研究機構被取消,大批民族學家受到批判與攻擊。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建構工程被迫停止。

    20世紀80年代,民族學再次重建時,馬克思主義民族學還是民族學的主導。1956年在全國人大委員會民委組織下進行的少數民族調查,內部鉛印的三套叢書,以及在此基礎上編輯出版的“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為20世紀80年代的民族學重建提供了最好的資料。80年代重建民族學時,在學科史、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中,基本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但是9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歸國留學生,他們操持的民族學話語已經歐美化,中國民族學似乎正向歐美邁進。顯然,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學科體係的建立與發展,還有待於民族學界作出更大的努力。

    毫無疑義,民族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民族學一個重要的範疇,限於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學科體係在中國還沒有成型,因此,本章主要討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