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五大”深刻地揭示了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指出:它“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這一科學論斷一方麵指出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麵又指明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這是互相聯係的兩個方麵。

    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在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麵經驗的基礎上,在研究國際和世界形勢的基礎上,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當代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大大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偉大曆史性飛躍。

    (一)鄧小平理論形成的背景

    20世紀80年代以來,蘇聯模式落後於時代的發展而衰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在回應時代挑戰中興起。鄧小平說:“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這種挑戰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和發展。20世紀四五十年代,原子能的利用和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標誌著一場新技術革命的開始,70年代以後這場革命又發展到以信息技術為標誌的新階段,至今新技術革命方興未艾。新技術革命深刻地改變了當代經濟社會生活和世界麵貌。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利用新技術革命提供的良好契機,尋求本國和本民族的社會經濟發展之路。中國改革開放的決策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係列理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指出:“正是世界範圍興起的新技術革命,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是一種新的機遇和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的經濟體製,具有吸收當代最新技術成就,推動科技進步,創造新的生產力的更加強大的能力。因此,改革的需要更為迫切。”對外開放的決策也與此有關。在新技術革命推動下,當今世界更成為開放的世界,不開放不僅不能抓住經濟全球化提供的機遇,而且將被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浪潮所淹沒。

    第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資本主義度過了大動亂的年代,進入一個比較穩定的發展時期。國際生活的主題由戰爭與革命演變為和平與發展。其主要表現為:一是世界人民要求和平,反對戰爭,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這就有力地製約了世界大戰的爆發。二是戰後一些民族獨立國家在國家建設中認識到,不發展本國經濟,不改變貧窮和落後麵貌,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獨立。三是當今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麵臨的最大問題也是經濟發展問題,同時還存在著人口老齡化、生育率降低、吸毒現象嚴重等諸多社會問題。四是社會主義國家更需要發展。實行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已成為當今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心任務。鄧小平敏銳地把握世界形勢的新變化,逐步形成了關於時代主題的新理論,即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戰略問題。鄧小平理論正是在這一時代主題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第三,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的績效和蘇聯計劃經濟體製的衰敗。二戰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從沒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過渡到了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國家或是控製經濟的製高點,或是使用財政政策承擔了福利國家的責任,致力於糾正市場的“失靈”。這些新的做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西方市場經濟出現了一段輝煌的歲月。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的良好績效,迫使人們重新去認識現代市場經濟。結論是: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是20世紀人類文明最偉大的成果之一。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借鑒和吸收人類社會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同時,隨著時代主題由戰爭與革命轉向和平與發展以及新科技革命的興起與發展,蘇聯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並最終導致蘇聯模式走向衰敗,蘇東劇變則是這種模式衰敗的必然結果。現實迫使人們重新思考究竟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思考在開始時就集中到一點,即必須重新認識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提出:“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於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缺點在於市場運用得不好,經濟搞得不活。”正是以這種認識為起點,中國逐步突破蘇聯模式,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