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財聚平遙滿城票莊

    喬家的大德通票號牌匾晉商看到日昌生意興隆通四海,紛紛仿效,投資票號。道光末年,山西票號已增加為11家。

    蔚泰厚,財東為侯氏獨資興辦,資本為銀24萬兩。

    天成亨,財東為北賈村侯姓、張蘭鎮張姓,原為細布莊。

    蔚盛長,財東為北賈村侯姓、平遙蒲東村王培蘭,原為綢緞莊,資本為銀12萬兩。

    新泰厚,財東為北賈村侯姓、平遙趙姓,原為綢緞莊,資本為銀16萬兩。

    蔚長厚,財東為平遙喬姓,北賈村侯姓,原為茶葉莊。

    蔚豐厚原為錢莊,開票號時資本為銀10萬兩,是侯蔭昌獨資開設的。

    大德通,財東是祁縣喬家堡喬姓,原為茶葉莊。

    存義公,財東為祁縣渠姓,原為布莊。

    誌成信,財東為太穀員姓、孔姓,原為綢緞店。

    大德玉,財東為榆次常姓,原為紅茶葉莊。

    餘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說:“在上個世紀乃至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像的那些地區,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穀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這些大城市隻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平遙古街道平遙、祁縣、太穀原來隻是山西晉中的一般縣城。清末,晉商獲利最多的是票號,而平遙、祁縣、太穀是山西票號總號所在地,因此有金太穀、銀祁縣之稱,成為當時著名的金融城市。城內因為集市貿易而修築有市樓,這種市樓在國內很罕見,是修建於康熙年間,從宏偉高大的市樓建山西平遙古城築中不難看出當時商業的繁盛,市樓的對聯是:

    五行氣正民生遂百尺樓高物象新;

    朝晨午夕街三市讚風橋台井上樓。

    清代,太穀縣隨著票號業的興起,成為祁、太、平三幫中之一幫,人稱金太穀、小北京。金太穀、小北京的自誇或他誇,是對太穀富有、氣派的一種比喻性描述。民謠稱“進了平遙城,銀子元寶絆倒人”。平遙城因擁有票號最多而馳名,當地百姓也以此為驕傲,民謠稱:

    祁縣古街道日昌、蔚泰厚,涼帽殼殼窯窯鋪。

    道東過來蔚豐厚、天成亨、新泰厚。

    米家巷開的蔚長厚。

    百川匯、百川通、郝登五寫的金字牌匾蔚盛號。

    協同慶南街開,普天同慶貼門腦。

    山西票號在曆史上存在了100年。在這100年中,前30年山西其他行業的商人尚處於興盛時期,中間的60年即鹹豐至光緒年間晉商逐漸走向衰落。山西票號的發展與山西其他行業的商人發展恰好相反,同治、光緒年間正好是票號發展的鼎盛時期,一盛一衰,相互交錯,由於興盛掩蓋了衰落,使晉商聲譽越來越高。

    山西票號於道光元年(1821)在京晉地區產生後,道光七年(1827)秋、冬分號已經發展到魯、豫、奉、蘇等省,從而使北方五省去蘇州販貨每年須運去數百萬兩銀變為一紙匯票往來。由於票號適應了商品經濟的需求,發展很快,到1850年,票號分號發展到27個城市,一個分號一年的匯兌業務量在50萬至120萬之間,存放款業務也有30多萬,適應了當時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1851年爆發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從1853年乃至1860年從長沙、漢口、蕪湖、揚州、江寧、蘇州到山東、直隸、山西等地區連續不斷發生戰爭,票號發展受到挫折,票號總號有興有敗,雖數目和以前相同,但票號多裁減人數,收撤分號、縮小業務,所以贏利減少。票號收撤的城市涉及漢口、蕪湖、屯溪、江寧、揚州、蘇州、天津、北京、張家口、開封、成都等地。後來大都重新設莊。重慶是山西票號日昌最早設立分號的商埠之一,也是票號的發祥地之一。但重慶作為四川省對外貿易的門戶,是在太平天國起義削弱了漢口國內外貿易在長江中遊的中轉地位而發展起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