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庫倫、恰克圖的茶商中,實力雄厚者主要是常家的大德玉、大升玉、大泉玉,曹家的錦泰亨、錦泉湧,廣全喜、公合泉、恒隆廣、祥發永等十幾家。此外太穀縣曹家在恰克圖設有“錦泰亨”“錦泉湧”二莊,曹家大院“錦泰亨”還在莫斯科設有分號,這二莊也主要經營茶葉綢緞的出口。曹家有一個龐大的駝隊(據稱有數千駝),穿行於張家口、赤峰、天津、濟南、徐州、庫倫、恰克圖等曹家商號之間,把曹家的商務遠遠拓展到俄、日、朝等國。他家每年那些馱運元寶的駝隊、馬隊,首尾相連,逶迤不斷,過了兩天兩夜還沒過完。

    清中期,中俄貿易市場恰克圖互市開通,把晉商的北部邊疆的經營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在長達兩個多世紀的對俄貿易中,唱主角的主要是晉商,他們以中國的茶葉、絲織物等換取俄國的毛織品。晉商還走出國界,深入俄國莫斯科、多木斯克、赤塔等地設號經營。晉商經營的貿易範圍越過蒙古大草原,深入俄羅斯腹地,遠達莫斯科及歐洲的一些地方。

    在恰克圖開市之初,中俄貿易額很低。開市後的第二年貿易額僅為1萬盧布。此後十餘年一直在數萬盧布徘徊。無數晉商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乾隆二十年(1755),事情有了轉機。這年,清政府宣布限製俄商赴京貿易,把恰克圖作為中俄貿易的唯一地點。這時,在中國的版圖上隻有兩個對外通商口岸,一個是南方的廣州,一個就是北方的恰克圖。中俄兩國貿易的龐大商品交易被壓縮到恰克圖進行。恰克圖的地位迅速上升。據統計,雍正六年(1728)恰克圖年交易額為1萬盧布,乾隆二十年(1755)增長到83萬盧布,到乾隆五十年(1785)達到709.9萬盧布,65年的時間增加了約707萬盧布。而到嘉慶初年,中俄恰克圖貿易已經高達800餘萬盧帶有濃鬱異國情調的晉商宅院布,道光二十一年(1841)達到1240萬兩,80年增加了千餘倍。道光時,中俄恰克圖貿易進入全麵發展時期,道光二十年(1840)到三十年(1850)俄國對華貿易占其對外貿易總額的60%以上,而恰克圖是主要的貿易口岸,中國對俄貿易占全國輸出額的16%~19%,僅次於對英貿易。

    北方俄羅斯市場晉商大多從艱難中起步,曆經千辛萬苦,才成就一番事業,因此,他們對於自己想要得到的或已經得到的東西,總是以頑強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去極力爭取和保護,從不半途而廢,也不輕易放棄。如茶葉貿易,鴉片戰爭後列強將其勢力伸向南方的一些茶葉基地,由於其技術和運輸的先進,以及清廷的關卡刁難,晉商在北部的茶葉貿易中始終處於不利地位,但他們仍然千方百計維持爭奪著中俄貿易的市場。恰克圖的茶葉市場,起初,晉商的貿易額要遠遠高於俄商,完全處於壟斷的地位,後來,俄商因水陸交通運輸便捷,而清政府發給商人的信票有限額,再加上走私商人的增多,致使俄商在恰克圖的茶葉貿易額急劇上升,超過了晉商。在此情況下,晉商並不氣餒,一方麵向朝廷上書,請求放鬆信票限製,確定稅則,準令商民販運茶葉與俄商直接貿易。另一方麵不惜工本,組織大量貨源,輸往恰克圖,與俄商競爭,結果由被動轉向主動,使從乾嘉以來曾呈現下降趨勢的晉商恰克圖茶葉貿易,鹹豐年間以後,基本上保持了壟斷地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