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細流 匯百川 創業艱難

    走西口 河套川 枯骨撒遍

    土磽薄 山川禿 窮則思變

    今天當我們看到山西富商的深宅大院和他們創造的商業奇跡時,更多的是對於晉商富甲天下的讚歎,卻很難體會到晉商起步時的艱辛與苦澀。

    晉商大多出身貧寒,所以很重視勤勞節儉。他們認為勤儉才能致富,勤儉是經商之本。山西人自古以儉嗇著稱,葉調元有一首《漢口竹枝詞》,生動刻畫了晉商土氣的形象:

    高底鑲鞋踩爛泥,

    羊頭袍子腳跟齊。

    衝人一陣蔥椒氣,

    不待聞聲識老西。

    山西民風淳樸,長期保持著勤勞節儉的作風。晉商也將這種風氣帶入經營活動中,這就使得晉商有一個明顯特點——節儉。清代有一則笑話記載:揚州兩個閑人有一天在茶鋪喝茶,無聊至極時兩人開始打賭,王說:“你說你眼力好,那咱們倆打個賭如何?在這來往的客商中,你如果能知道他是哪裏人,我就請你到酒樓吃一頓;但你如果猜錯了,你得請我吃飯。”李說:“我不但知道他是哪裏人,還知道他是哪個省的大致方位,如果沒有猜中,我心甘情願請你吃飯。”王又說:“你就吹吧,對麵走來的這個人,你說是哪裏的?”李答道:“這還用說,他是晉中的。”王不相信,就跑過去問那人,果然是晉中人,他很納悶,就問李:“你怎麽就知道他是晉中的?”李說:“很簡單,晉中商人最節儉,即使是家財萬貫也不會穿什麽好衣服,不信你到集市上去看看,那些穿著最不好的商人都是晉中來的。”這個笑話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反映了晉商節儉這一特點。

    晉商大多白手起家,經營致富往往在數千裏之外,這就要求他們有堅忍不拔的意誌和不畏艱險的進取精神。晉商不畏艱辛,敢於冒風險。他們拉著駱駝走沙漠、冒風雪,北走蒙古邊疆、遠渡日本,南達南洋。經商猶如行軍打仗,險象環生是常事,不僅要經曆惡劣的自然環境,而且還常常遇到強盜搶掠乃至人財兩空的危險。晉商走西口到包頭經商,殺虎口是必經之路。有民謠稱:

    殺虎口,殺虎口,

    沒有錢財難過口。

    不是丟錢財,就是刀砍頭,

    過了虎口還心抖。

    但是晉商並沒有因此退縮,旅蒙商越去越多,勢如潮湧。旅蒙商利用原始的運輸工具駱駝、馬、牛,每年將數以萬擔計的各類商品輸送到蒙古草原、中俄邊境甚至俄國。這些商品大多從福建、安徽、兩湖等地采購而來,途中水陸兼程,翻越千山萬水,踏遍浩瀚大漠。這種不畏艱險的創業精神令後世人驚歎不已。僅張家口至恰克圖一程,約1500公裏,地曠人稀,茫茫黃塵,流沙無定。夏季酷暑,頭頂烈日,足踩灼沙,數日不見水源,如煎如炙;冬季朔風呼嘯,氣溫下降到-36℃,途中經常會有被凍僵甚至凍死的;春秋兩季,風勁沙暴,天昏地暗,沙土填路埋人的悲劇時有發生。千裏路途,經常吃在駝峰上,睡在牛車裏。晚上露寢冷臥,白天驕陽炎酷,牛車內狹窄,睡不能伸足,坐不能展腰。路途中缺水,一旦遇到泉水無論苦鹹腥澀都得飲用。在這條商道上埋於黃沙中的累累白骨,令人觸目驚心。旅蒙商每運一次貨物,牛車駝隊要行數月或半年,如果不順利,可能會長達一年多。至於去國外經商,一去無回,埋骨異國的也是屢見不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