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糧商範世逵,是以農商致富的典型之一。範世逵字希哲,別號東山。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是以經營糧食為主的商人。範世逵少年時奔走四方,學了不少經商本領。他為人精明幹練,胸有大誌,經商喜歡做大買賣,不喜歡做蠅頭小買賣。他在甘肅一帶專門經營糧草,生意做得很活,幾年內賺了五萬兩白銀。

    當時政府仍然實行“開中製”,由於官僚顯貴的插手揩油,一般鹽商拿著買鹽的引票卻在鹽場不能及時買到鹽,有時要等幾年或幾十年才能換到鹽。再加上戰亂頻繁,兩淮鹽商的利潤大受影響,有些做生意不但賺不到錢,而且將本錢也賠得精光。範世逵卻認為用糧食換鹽引、經營糧鹽業是條致富的捷徑。於是自己親自去甘肅酒泉等地,熟悉買賣路線後,他就在這一帶專門經營糧、草,或囤積或出手,或購進或銷售,全看當時各地市場價格變化,幾年內利潤漲了數倍。他生意越做越大,又一直誠實守信,所以河西都禦史和邊防官員都願意買他的糧草。

    明清縣衙範世逵經商致富後,家業大興,買了數百畝良田,積攢的銀兩數以萬計,但他和一般的山西商人一樣節儉,吃穿用度和普通人一樣。他為人仗義慷慨,經商原則是人棄我取,獨辟蹊徑。與人相處時又能知人善任,有膽有識。

    一次,冀州的王玉峰犯法被治罪。巧的是那天範世逵去拜望當地的知縣大人,路過橋頭時,看見王玉峰被人押著去河灘扛木頭。他見這個囚犯很年輕,聽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於是向獄卒打聽這人的情況。獄卒告訴他說,這個犯人叫王玉峰,半月前翻牆進室,偷了人家二十兩銀子後逃走,被官府抓住,判三年苦役。

    範世逵聽了,不禁為這個年輕人可惜,心中升起惻隱之情,轉身去問王玉峰個中原因。

    王玉峰見這個大富商模樣不惡,言語中透出關切之意,於是羞愧地說起事情的原委:原來王玉峰由於家境貧寒,聽人說河西這邊好做生意,於是離鄉背井,跑到河西一帶想賺一大筆錢來養活家中的老母親。但是,他太年輕沒有經商經驗,也沒有多少經商本錢,到河西後處處碰壁,才知道外麵的世界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簡單。瞎闖半年後,他已身無分文,別說沒路費返回家鄉,就連吃飯的銀兩也沒有了。實在走投無路才鋌而走險去行竊,可是第一次偷盜就被抓獲……

    範世逵聽後心想此人良心未泯,尚有救,不如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範世逵便去找知縣大人,並提出為王玉峰贖身之事。這件事對知縣大人而言是舉手之勞,況且又是範世逵親自相求,正好做個順水人情,就非常爽快地應允了。

    回到家裏,範世逵叫人替王玉峰收拾出一間房間,將他安頓下來。

    有個竊賊被範世逵出資贖出、留在家裏的消息不脛而走。同行糧商紛紛評說,有人認為範世逵俠義豪爽,膽識過人;也有人認為將一個竊賊留在家裏,是引狼入室。範世逵聽了,隻微微一笑,置之不理。

    王玉峰留在範世逵家裏後,每天幫著做些雜活,範世逵是個富商,由於生意需要,經常有大宗銀兩進進出出,他對王玉峰毫無防範之心,很信任他,有時還差王玉峰去內室櫃裏取銀兩,此後又將一些賬務交給王玉峰處理,王玉峰將賬目管理得不差分毫,過手的銀錢點滴不漏。一天,範世逵準備讓王玉峰幫他出外運送糧草,交給他三百兩紋銀。沒想到第二天就發生了意外:王玉峰攜銀逃走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