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玲

    在祖國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寶庫中,豐富多彩的唐代樂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高踞於中國封建社會樂舞藝術的頂峰,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珍品,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象征。那麽,唐代樂舞的發展狀況究竟如何呢?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麵進行探討,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宮廷樂舞的發展及“梨園”的產生

    唐代初期,由於戰事頻繁,國內尚不安定,樂舞的發展暫時處於停滯狀態。祭祀祠廟隻能“享宴因隋舊製,用九部之樂,其後分為坐立二部”,直至唐太宗平定高昌又收高昌樂後,時始增為《十部樂》,即《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和《高昌樂》。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高祖命太常少卿祖孝孫製成雅樂,經協律郎張文收、起居郎呂才校正修訂,取音樂與天地同和之意,製十二和之樂:一曰《豫和》,用於祭祀天神。如冬至祀圓丘,上辛祈穀,孟夏祀五方上帝,季秋祭享明堂,均用《豫和》。二曰《順和》,用於祭祀地神。如夏至祀方丘,孟冬祀神州地祗,春秋社祭,均用《順和》。三曰《永和》,用於祭祀鬼神。如??(祭祀先祖)、謁廟,均用《永和》。四曰《肅和》,用於祭祀中敬奠玉帛。在祭祀中皇帝向神?敬獻玉帛時所奏。五曰《雍和》,凡祭祀入俎時奏用。六曰《壽和》,凡祭祀酌酒獻神以及祭畢飲供神酒時奏用。七曰《太和》,伴隨皇帝的行止而奏用。八曰《舒和》,凡皇太子、皇後、國老出入宮門則奏用。九曰《昭和》,皇帝、皇太子飲酒時奏用。十曰《休和》,皇帝、皇太子用飯時奏用。十一曰《正和》,冊封皇後時奏用。十二曰《承和》,皇太子居於東宮,會見大臣時奏用。“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調”。

    唐太宗在曆史上不僅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與軍事家,而且對音樂舞蹈也有獨特的見解。《舊唐書?音樂誌》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與禦使大夫杜淹君臣在談到音樂時的一段對話,對我們了解唐代樂舞的發展很有啟發。“太宗曰:‘禮樂之作,蓋聖人緣物設教,以為撙節,沿之隆替,豈此之由?’禦使大夫杜淹對曰:‘前代興亡,實由於樂,陳將亡也,為《玉樹後庭花》;齊之亡也,而為《伴侶曲》,行路聞之,莫不悲泣,所謂亡國之音也。以是觀之,蓋樂之由也。’太宗曰:‘不然,夫音聲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歡者聞之則悅,憂者聞之則悲。悲歡之情,在於人心,非由樂也。將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聞之則悲耳。何有樂聲哀怨,能使悅者悲乎?今《玉樹》、《伴侶》之曲,其聲俱存,朕當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以上對話,表明了唐太宗對音樂的態度,他認為國家興亡,音樂不是決定的因素,而在於政治,人們對音樂的感受,是因人們悲歡情緒不同而感受也不相同,從而否定了認為音樂無所作為和把它強調到不適當的高度的傾向,顯示了唐太宗對音樂認識的明確和對樂舞藝術發展的重視,這對音樂舞蹈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倡導作用。

    樂舞在古代社會被視為一項重要的儀節,凡逢大典都得有樂舞,而且隨著慶典內容的不同,所用的樂舞也不相同。在唐代,樂舞被統治階級作為一種精神武器,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這樣就使得每一個當朝的統治者都努力創作用來表現自己的樂舞。唐代宮廷樂舞的製作,首先是唐太宗所創作的《破陣樂》,它和後來創作的《慶善樂》以及唐高宗所作的《上元樂》,統稱為初唐的三大樂舞。

    《破陣樂》原名《秦王破陣樂》,它是太宗為秦王時,四方征討,率大軍破劉武周後,用當時流行的曲子,又吸收了西域龜茲的音樂而創作的,後來作為軍隊作戰時的軍樂,用以鼓舞士氣。繼帝位後,為表示不忘征戰之功,每逢宴會必奏此樂,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又在樂曲的基礎上創作了舞蹈,唐太宗根據作戰時隊伍的進退、回護、包抄、突破等戰術畫了隊形圖,為《秦王破陣圖》,由起居郎呂才訓練一百二十人,頭戴銀盔,身披銀甲,手執戟進行舞蹈,其布局左圓右方,中間展開,兩翼迂回,屈伸交錯,首尾相應,以像戰陣之形。舞分三大段,每段有四個變化,以擊、刺、往來動作為主,歌者相合,後更名為《七德舞》,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正月,又更名為《神功破陣樂》。樂器以大鼓為主,《舊唐書?音樂誌》稱其“聲震百裏,動蕩山穀”,可見是相當粗獷雄渾的。唐太宗創作此舞,是為歌頌其戰功,宣揚其戰績的武舞,無怪乎眾臣列將觀後說:“此舞乃陛下百戰百勝之形容。”唐太宗也感慨地說:“朕昔在藩,屢有征討,世間遂有此樂,豈意今日登於雅樂。然其發揚蹈厲,雖異文容,功業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於樂章,示不忘本也”。

    《慶善樂》是唐太宗在他出生的地方――武功慶善宮創作的。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太宗巡幸,在慶善宮宴請隨從,賞賜鄰裏,並為之賦詩十章,由呂才製作樂曲,始稱《功成慶善樂》,並編製舞蹈,又稱《九功舞》,由兒童六十四人,戴進德冠,著長袖衫,紫褶褲,屣履。該舞蹈進退緩慢、穩健,象征文德。據《舊唐書?音樂誌》記載:“唯《慶善舞》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樂器有鍾、磬、箏、箜篌、琵琶、笙、簫、笛、篳篥、腰鼓、銅鈸等,聽起來柔潤悅耳,它與“聲震百裏,動蕩山穀”的《破陣樂》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說《秦王破陣樂》是宣揚唐太宗戰功的武舞,那麽,《功成慶善樂》則是歌頌其政德的文舞。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詔:“郊廟、享宴奏文舞,用《功成慶善樂》……武舞用《神功破陣樂》……”。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又詔:“《神功破陣樂》不入雅樂,《功成慶善樂》不可降神,亦皆罷”,武周以後,《神功破陣樂》和《功成慶善樂》逐漸廢棄,唯留其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