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骨”,就是申請退休的意思。

    但是,在大明朝,“乞骸骨”這三個字絕對不是向皇帝申請退休的意思。而是有著其獨特的政治含義。

    比如,大明朝的閣老、重臣們在遭受到言官們的彈劾之後,需要頓首免冠,向子請求“乞骸骨”,以示絕無眷戀權位的心思。而正常的操作是,子通常會當場挽留。

    那麽,彈劾閣老、重臣的言官們就得被斥退。言官們的攻訐是不是就被化解?

    有明一代,文臣們向皇帝請辭,稱病求去是家常便飯。

    比如,今年以來李東陽就一直以身體不適向弘治皇帝“乞骸骨”。但是弘治皇帝不批準。

    再比如:劉大夏在上任兵部尚書之初,同樣屢次推辭,不肯上任。如此再三,最終才接任兵部尚書。

    這並非大明的文臣們都高風亮節,有官不當。那是扯淡。“乞骸骨”,在本質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

    劉大夏三朝老臣,負下名臣之望,六十六的朝廷重臣,他和張昭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年輕在禦前“吵架”,傳出去,損害的是誰的名聲?

    聞者八成會笑劉大夏。

    所以,劉兵部根本不和張昭廢話,直接上“終究手段”,乞骸骨。

    在禦前的政z鬥爭,不管是何種手段:什麽言語上下套埋坑,搞黑材料,群起而攻之,這種種戲法,都沒有“乞骸骨”來的直接!

    這是直接比拚雙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俗稱的:聖眷。走的是“一力降十會”的路子。而且,會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決定一個人的仕途、榮辱。

    就問你,刺激不刺激?

    此刻,西暖閣中的廟堂諸公們都是在各種政z風波中的勝利者和幸存者,見慣各種套路。這種直接、強硬的手段,真是讓吃瓜的他們喜聞樂見啊!劉東山名不虛傳。

    劉大夏搞出這麽一手來,局勢立即轉變。謝遷邁出的半隻腳就收回去。

    李東陽則是滿臉的苦笑。一個是和他私交極好的同年、同鄉,一個是他支持、提攜起來的新秀,而且還是在軍中。他該支持誰?

    首輔劉健緊鎖著眉頭。

    弘治皇帝被劉大夏“拋”到風暴的正中心,頭疼又無奈,溫言道:“朕不許。劉尚書先起來。”再訓斥道:“張昭,不可再對諸公無理。就是論事,你具體的措施。”

    弘治皇帝選擇了“和稀泥”。他既要依賴劉大夏執行政務,又要依賴張昭處理軍務。

    劉大夏當然沒指望一次“乞骸骨”就把張昭給拚掉,張昭的聖眷,滿朝文武誰沒看在眼裏?從西暖閣的地板上慢慢的站起來。

    ...

    西暖閣中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吏部尚書馬文升在一旁看得想笑。劉東山氣勢洶洶,最終隻能靠這種手段來扳回一城。張昭的戰鬥力不錯啊。

    馬官固然是名臣,但他和李東陽、劉大夏的關係可不是那麽和睦。反倒他當了十四年的兵部尚書,對張昭做事,還看的入眼。新軍營有他的一份支持在裏麵。

    “臣遵旨。”張昭轉身麵向弘治皇帝行禮,條理清晰的道:“嚴懲失蹤案的相關者,是為警告後來者。但治標不治本。

    失蹤案背後的根本原因,是隨著京師諸衛所的廢除,約七八十萬人口到京師附近工作、生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