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種情況,不能搞懶政,怠政。期待百姓不鬧事。而是要主動去治理。朝廷的管理製度要跟上去。

    臣提議,第一,組建順府警察局,專職負責京師附近的治安、交通、消防、刑事、戶籍登記工作。將順府的快班衙役、五城兵馬司都填充到其中。

    同時,朝廷要審核,將其中的害群之馬踢出去。組織考試,向社會公開招聘警察。

    第二,由新成立的警察局組織一次‘清掃’行動,將京師裏的黑惡勢力全部拔出。所有犯罪團夥成員,罪大惡極的,公開行刑。使得大明百姓拍手稱快。

    其餘人等,全部發配到開平中屯衛去挖礦服刑。京師中日後但有偷摸、沿街乞討、敲詐勒索者等等,應全部流放遼東屯田。

    第三,進行嚴格的居住證製度管理。要做到一人一證。讓任何犯罪分子無所遁形。

    最終,還大明京師一個風氣清朗的乾坤。”

    張昭完,西暖閣的群臣一時間都沒話,各自思考著。書案後的弘治皇帝拿起茶杯喝茶。

    吏部尚書馬文升睜開一直眯著眼睛,道:“張昭,你的意思是組建專門的衙門去管理京師的治安問題。那這個衙門歸誰管?”

    作為吏部尚書,然的擁有人事話語權。警察局的組建會侵占順府知府的權力。他開口詢問,既是對張昭的支持,也非常合理。

    這就是“老油條”啊!

    馬文升都直接進入技術操作環節。廟堂諸公又不是潑婦,難道還能把流程往回推,再和張昭吵一通嗎?不管同意、不同意,都在接下來做文章吧。

    張昭拱手,態度恭敬的道:“下官以為應當歸順府府尹管轄。但需要單獨設一名官員統轄警察局。且應當讓一名或者數名監察禦史為副職,用於監察。

    另外,下官以為警察的來源應該多樣化。不能僅限於衙役。最好是要懂大明律法。且需要一些懂得偵破案件的好手。”

    馬文升點點頭,向弘治皇帝躬身行禮道:“陛下,臣以為可行。”

    他這當然並非以權謀私,而是覺得張昭言之有理,且這個方法確實可行。

    馬官身為名臣,這點治理朝政的眼光還是有的。

    禮部尚書張升卻是很不滿的道:“考試?考什麽內容?難道讓讀書人去當捕頭不成?這成何體統?”

    禮部管著全國的教育事宜。

    謝遷出列,反對道:“陛下,臣以為不妥。成立警察局之事,牽扯的人,要調整的製度過多。按照張昭的設想,順府警察局會侵占順府刑科、戶科、兵科,乃至府尹的權力。

    往日百姓的糾紛俱由知府決斷,或判或罰。而警察局管理治安,是否就意味著執法權。衙役之流,隻會魚肉百姓,不能委以重任。臣請陛下三思。”

    謝遷作為排名第三的輔臣,跟首輔劉健的步伐還是跟的比較緊的。所以,日後勸諫正德皇帝時,他和劉健都去了。但是,李東陽卻沒有去。

    張昭剛才一番話,已經是“圖窮匕見”。他搞如此大的聲勢是有目的的。

    持反對意見者此刻都輕輕的鬆口氣。還是謝閣老發難的點找得好。比張尚書糾結那些細枝末節強得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