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的奏章被票擬,內閣的意見,或者首輔劉健的意見認為張昭的處理意見是:借題發揮,題大做。不如,鎮之以靜。

    但是,弘治皇帝卻偏偏召開禦前會議來商議此事,弘治皇帝的態度可想而知。

    在場的每一個人是官場白。這種“送分題”誰不會?劉大夏直接指出張昭居心不良。

    蠱惑君上,接著再扣扣帽子,搞不好就會群起而攻之啊!這個念頭,書浮現在乾清宮西暖閣中的一眾大佬中。薑還是老的辣。劉尚書連消帶打啊!

    張昭這兩也不是幹閑著的,也懶得搞“演技”,他演技在老油條們眼中肯定不過關。翻臉道:“劉兵部遇事就隻會推諉嗎?京師中那年沒有人被拐賣?順府衙解決了嗎?

    用你那生鏽的腦子好好想想,你這次推給順府衙就能解決?劉兵部,你也是國朝名臣,拿出點擔當來!

    如果百姓在京師走路都不安全,那京師之外的地方是不是治安環境更惡劣?你連大明百姓的安全都保護不了,還執什麽政,當什麽官?早點辭官回家!

    京師的治安環境如此嚴峻,怎麽能無動於衷?現在要用重典峻法,方能刹住這股歪風邪氣。還大明百姓一個朗朗乾坤。這難道有錯?”

    張昭這火力有點猛啊。

    禮部尚書張升看不過眼,譏諷道:“張昭,不要在禦前空口大話。行啊,現在按你的法子,嚴懲前日失蹤案的相關者。你作為美食街的股東,管理者。美食鎮裏頭搞出青樓、賭場來,那你是不是現在立即就該向陛下請辭謝罪?”

    張昭嗬嗬一笑,他和張升早就翻臉,這會也沒顧忌,“沒錯,我是美食鎮的大股東。但是,我隻是將店鋪出租出去。店鋪裏的經營,我並未幹涉。現在出了這樣的問題,其經營者,該取締就取締,該罰款就罰款,該下獄就下獄。

    另外,美食鎮確實由我管理著,但它不是獨立王國吧?大興縣、順府、戶部這都能管到吧?按照張尚書的邏輯,這些堂官們都要辭職?

    我好歹還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想要做點事情補救。你張尚書在幹什麽?你的聖賢書怕不是都讀到狗肚子裏麵去。腦子裏隻裝著黨同伐異,看不到百姓。”

    張升臉色瞬間變得很不好看。

    張昭的邏輯是:我在解決問題,你在追究責任,搞什麽?試問,此刻站在暖閣裏的廟堂諸公是想追究責任還是解決問題?當然是解決問題啊!

    一個街麵上的混混犯案,難道還能牽扯到張昭這個層級的官員任免嗎?這不是扯淡!

    英國公張懋開口道:“張尚書,美食鎮那裏,我府中也有股份。確確實實是隻出租店鋪,不管經營的。總不能租客犯法,算到房東頭上來。”

    謝遷皺皺眉頭。顯然,英國公看出弘治皇帝想要支持張昭的意見,所以此刻在幫張昭話。但是他們內閣的意見是不要動。正要出列時。

    劉大夏轉過身,向弘治皇帝跪下來,把頭上的官帽摘下來擱在地上,“臣請乞骸骨。”

    …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在門口看著這一幕。腦子下意思的想道:我去,這麽刺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