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家裏辦了一個私塾,在這十裏八鄉中招生,年齡在十六歲以下都收。教的蒙童課業。主要是讓學生識字,能讀寫,再教算術、經濟、地理等知識。學製三年,考試結業。為自家的商行培養夥計、賬房、掌櫃。

    他這家書院受到衝擊,已經辦不下去。這讓他和張昭的恩怨再添一條。

    他進京在即,和劉家的來往到此結束。那個謀劃,是給劉娘子一個交代。他有所察覺,張昭將來必定要和儒學相衝突。把那黑胖子引到儒學中,其自然就會和張昭離心離德。

    劉娘子道:“女子省的。”

    餘夫子吃過早餐,離開“客滿樓”,看著盛夏的上午,那巍峨的西山、這幽靜又略顯繁華的鎮,心中一時間躊躇、感懷,又充滿著對去京師的希望。

    他將要借助於論道報的平台,主導這場對張昭的批判!

    …

    …

    張昭在盧員外,王掌櫃的陪同下參觀著新軍營研發三所。

    一台簡陋的可以印刷銀票的手搖式機器正在擺在水泥、磚頭建造的生產台上。

    研發三所十幾名研究員正在這實驗室中等候著。一群人簇擁著張昭進來。

    這場麵很像“視察”。

    主持印刷機研發的研究員上前來給張昭講解,“伯爺,根據新軍研發院的統一度量標準,這台手搖式印刷機可以通過零件組裝的製造。印刷銀票的防偽技術,主要在銀票母版的製造上。”

    事實上,大明朝的鈔票印刷技術還是可以的。一百年多錢的明太祖就在發行寶鈔。所以,紙張、墨水這些技術並不難。不然偽造大明寶鈔的人怎麽搞?

    明太祖還專門指定法律,打擊偽造寶鈔的行為。所以,這次研製的技術難點是在印刷機上。即超越銅字活字印刷,可以快速、大量、重複的印刷。

    最終研製出來的手搖式印刷機,其流程是先製作黃銅雕刻的母版,放在印刷機上,然後在底盤上灌注鉛,用衝壓的方式形成鉛字母版,再添加紙張、墨水,用手搖動轉把,一張標準、精美的百兩銀票就被印刷出來。

    當然,這還有改進的空間。張昭看到的現代印刷機,都是一張紙上印製幾十張紙幣。

    等講解完,張昭對盧奉和王掌櫃兩人道:“你們倆商量一個可行獎勵的方案給這些研究員。接下來,他們繼續完善印刷機的研製。等研製的差不多,再轉其他的項目。

    印刷機以專利的形式授權給國泰商行生產、銷售。專利費,按照之前的契約合同由新軍技術研究院和你們兩家分成。

    這印刷機,先給真理報社用上。以後報紙改為一日一期,人手,王掌櫃你自己去招募。缺銀子和絮雪一聲。”

    王掌櫃忙應聲道:“好的,少爺。”

    張昭視察完,就直接帶著隨從離開,而剛走出四合院風格的實驗室,裏麵就傳來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估計盧奉盧員外宣布的獎勵讓研究員們興奮。

    走在新軍營研究院的林蔭大道上,張昭微微沉吟著。身後十幾名親衛、長隨落後三米遠。陽光從樹枝落下來,樹影斑駁,構築成不同的圖案。

    張昭正在想印刷機應用後的事情,這時一名太監從研究院的大門快步而來,“新秦伯,陛下召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