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召見張昭是為報紙上罵他的事。召見地點在西苑的一處殿宇中。

    並沒有朝臣在,隻有司禮太監蕭敬侍奉在左右。表明這是一次私下裏的召見。

    盛夏的微風帶著熱浪從穿堂裏吹進來。寬敞、明亮的便殿中雕梁畫棟,陳設精美,無處不展露著皇家氣象。

    “張愛卿,論道報上這兩罵你的文章,你怎麽看?”弘治皇帝穿著紅色的常服龍袍,身材微胖,坐在便殿臨窗的位置,微笑著示意蕭敬將報紙拿給張昭。

    張昭早上才給王武提醒了一聲,並沒在意。這會雙手恭敬的接過蕭敬送來的報紙,道:“臣失禮,先看一看報紙。”

    弘治皇帝溫和的點點頭,拿過旁邊太監托盤裏的茶杯,慢悠悠的喝著茶。

    如今朝堂上的“公論”,通常是先在報紙上爆發。而不再是由禦史們洶湧的奏章開始。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作為執政多年的皇帝,他看得出這背後有人在針對張昭做文章,因而把張昭叫來提醒一下。

    禮部侍郎焦芳和韃靼使臣互市談判的進度,他這裏一直掌握著。談的非常順利。他之前在和群臣議事,順著謝先生(謝遷)的意思甩鍋給張昭,真沒想到還能這樣操作。

    事情進展的超乎想象,他很滿意。

    張昭很快就把兩份論道報的頭版政論文章掃完,躬身道:“陛下,指責臣鞭撻韃靼使臣,是腐儒之見。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四周諸國臣服皇明,固然有一部分是因為皇明的文化向心力,但更重要的是皇明能給他們帶去利益。臣鬥膽問一句,東瀛有多久沒有來朝貢了?”

    明史記載,弘治十八年,隻有弘治九年東瀛遣使朝貢。所謂道德仁義在這種硬核的記載麵前,都會被剝的幹淨。

    弘治皇帝當這麽些年的皇帝,早就不是愣頭青,不可能給儒生們高喊著“仁義”、“道德”給騙了。年年有國來朝貢,本來就是相互利用的事。

    皇明需要國朝貢來彰顯朝上國的氣象。而國們來朝貢,哪一次皇明的賞賜不豐厚?

    弘治皇帝倒不詫異張昭在十八歲的年紀能把問題看得如此透徹,沒和這個本事如何成為他所倚重的大將?他對張昭嘴裏冒出來的新詞有興趣。

    “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弘治皇帝低聲複述一遍,“這話的好啊。哦,張愛卿,那‘文化向心力’是什麽意思?”

    我去。漏嘴了。“向心力”這概念還沒出來。

    張昭想一想,換一個通用的解釋,道:“陛下,就是外邦臣民仰慕華夏璀璨的文化,自然而然產生的認同感。”

    弘治皇帝大致能聽懂。因為這種人曆史上不少。譬如漢武帝的托孤大臣金日暺。他是休屠王子。譬如盛唐時諸多赫赫有名的戰將都是其他族人。

    弘治皇帝把茶杯放下,笑道:“這個詞用的好。報紙上的輿論,你打算怎麽解決?”

    張昭幹脆利落的躬身一禮,道:“臣自會在真理報上反擊。請陛下拭目以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