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王六姐對張昭這個方案頗為推崇。她和閨中密友交往時自然是將方案出去。而她的閨中密友多半是有兄長或者表兄,這樣希望娶王六姐的青年才俊。

    士林中得以知悉。

    再一個,張昭取得韋州大捷之後,傻子都明白他即將封爵。其所陳述的西北防禦方略自然會被人翻出來仔細研究。因而官場中消息靈通的人基本都知道。

    史琳有些遲疑的道:“子尚,這恐非一日之功。”

    燧發槍的擴散和修築水泥堡壘,他願意去做。但是就怕他事情還沒做完,朝廷罷免他的聖旨就到了。

    林文寧坐在張昭身邊,心裏搖頭。聽這口氣,史總督還想保住三邊總製的官位,這怎麽可能?

    這位史總督才不配位。如成化年間的名臣餘子俊都知道修築堡壘,他到任一年來,根本就不加強防務,反而想著撈取軍功升官。

    在今年四月份韃靼大舉入侵之前,花馬池一帶時常有規模的戰鬥。他麾下各邊堡不斷的上報軍功。而且,史琳積極推動出塞搜套。結果韃靼人先打進來了。

    威寧伯(王越)不修防務,那是他打仗有水平,上來就把王子趕出河套。他死後一年多,弘治十三年火篩才敢重新入住河套。你一介文臣憑什麽不修堡壘?

    以他的了解,張相公絕不會保史琳的官位。

    果然…

    張昭徐徐的道:“老大人,做一點事有一點事的功勞。老大人要為回京之後計較。”

    史琳這回聽懂了,心裏的僥幸被打碎,繼而有一股憤懣之感湧起來,盯著張昭。

    他堂堂正二品的文官,三邊總製之尊,統帥四個邊鎮,轄製一個布政司,麾下兵馬近十萬,文官武將近百,當麵相求竟然被一個十八歲的青年拒絕,他如何不怒?

    但是,這憤怒隻持續了片刻就消失。他能把眼前這個年輕怎麽樣呢?

    張昭是他的下屬,其實新軍衛隸屬於京營。而上奏折彈劾,那簡直是個笑話。沒見朱暉和苗逵兩個沒討要到人頭,什麽動靜都沒有嗎?

    反而,他現在還有求於張昭。

    史琳犀利的眼神慢慢的淡下去,借著喝茶掩飾尷尬,問道:“子尚的意思是?”

    張昭仿佛沒看到史琳的眼神變化,道:“水泥燒製的工藝瑞昌號已經掌握,老大人要做的是以工代賑,確保今年受災的百姓能活下去。

    至於燧發槍的擴散,老大人隻需要以總督的名義行文陝西布政司、三邊軍鎮,允許個人購買燧發槍即可。”

    救助靈州被掠的百姓的事宜,他昨晚上還和王六姐起過,本來張昭是打算上書朝廷來推動此事的。

    他一個衛指揮使、帶兵的將領,跑去固原城和史總督談如何救災很犯忌諱的。他不會幹這二傻子似的事情。所以,他給王六姐需要時間。

    但是,史總督今日突然前來,在這場談判中,那他就占著主動,不必客氣。

    另外燧發槍開發給民間,這事估計頗有爭議,他自有想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