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聞人之善而疑,聞人之惡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惡而無善。故不知世間複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傅會以誣善良,鬼神必殛之。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白話

聽說了那個人挺好挺善良自己卻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聽說了聽說那個人心地惡略做了很多的壞事,雖然是聽別人說的,但自己卻特別願意相信這絕對是真的。這樣的人他一生必定是隻有惡的一麵而沒有善的一麵。所以他才會不知道世上有做好事的人。如果弄虛作假、牽強附會,汙蔑善良的人和事,這麽做的話,鬼神不會放過。

家訓史話

王翱是明代大臣,一生曆仕七朝,輔佐六帝,身居朝廷要職,但幾十年如一日,從不以權謀私,即使在人際交往中也始終兩袖清風。

在他提督遼東軍務時,與一位太監關係密切。王翱將要調離時,這位太監出自對他的敬重,拿出四顆西洋明珠相贈,以留作紀念。王翱怎麽也不肯收,最後,太監流著淚說:“明珠絕不是我收受賄賂所得,而是先皇將鄭和所購得的西洋明珠賞賜給身邊的侍臣,我得了八顆。今天送一半給你,作為紀念,請一定收下。”看到太監如此真心誠意,王翱很感動,將明珠收下,縫在上衣夾層裏保存著。

後來,王翱回京執掌吏部時,那位太監已經過世。王翱幾經求訪,找到了太監的兩個窮侄子,把保存的四顆西洋明珠送還給太監的兩個侄子了。二人聽罷,感動得熱淚漣漣。心裏話,王天官真是清官,名不虛傳啊 !

有個小偷的本領非常高明,偷盜從來沒有被人發現過。他聽說王翱剛正不阿,即使有人給他饋贈厚禮,也不據為已有,還常常拿出錢來資助窮人受。小偷心想:“難道真有不愛錢的人嗎?”於是決定試探一下王翱。

第二天一早,他把一包銀子放在王翱家門口,不一會兒,王翱出來了,他看見這包銀子想,肯定是別人丟的,過會兒一定有人來找的,於是便邁步出門散步去了。小偷見王翱不拿銀子,便跑過去撿了起來,王翱回頭一看,心想那人一定是失主,轉身又走了。小偷趕上前去,對王翱說:“久聞大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小偷聽後,自己深感慚愧,終於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古訓今鑒

申涵光這裏說的是要相信人性本善,如果心裏不存善念,那麽看到的一切都隻能是假的惡的。去編排做善良的人事更是不能做。

如果我們不想繼續生活在人情冷漠的社會,那就從自身開始吧,相信世上真善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