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朕自幼不喜飲酒,然能飲而不飲,平日膳後或遇年節筵宴之日,止小杯一杯。人有點酒不聞者,是天性不能飲也。如朕之能飲而不飲,始為誠不飲者。大抵嗜酒則心誌為其所亂而昏昧,或至疾病,實非有益於人之物。故夏先君以旨酒為深戒也。

——【清】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我從小不喜歡飲酒,但我是能喝酒而不喝酒,平時在飯後或遇到逢年過節舉行筵宴的日子,我隻喝一小杯。有的人一點酒也不能喝,這是他天生不能飲酒。像我這樣能喝酒而不喜好喝酒,才稱得上是真心的不好飲酒之人。一般來說,嗜酒的人,他的心智會被酒所迷亂,從而糊塗、愚昧,或者導致生病。酒實在是對身體沒有一點好處啊!所以,夏朝的先君都將貪戀美酒作為最要緊的戒法來執行啊!

家訓史話

夏朝的禹王一直都很儉樸。他為了治水,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為了老百姓。大禹外出治水期間,有一年春天,他的女兒遊春,半路上聞到一股特別的香味。她順著香味一找,便找到了一個叫儀狄的人家裏。儀狄,會用各種果品、糧食釀造出又香又醉人的美酒。儀狄請她喝酒。禹王的女兒一喝,不由感到渾身舒暢,便把儀狄請到王宮裏去釀酒。儀狄到王宮釀起酒來。由於儀狄釀的酒好,王宮裏有些人趁大禹不在,便經常飲酒作樂,好些事情都被耽擱了。

大禹治水回來,他的女兒立即把儀狄的酒獻給大禹喝,想討父親的歡心。大禹覺得酒的味道可口,不一會兒就喝醉了。這一醉,就昏昏沉沉地睡了兩天。

大禹酒醒之後,便馬上把臣子們召集起來說:“酒雖好喝,但難免會誤事。”又斷言:“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於是,他下了一道戒酒令,不準人們再釀酒、飲酒。這便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道戒酒令。

到了商朝,紂王專門把儀狄的傳人喊到王宮大量釀酒,把酒裝到花園裏的大池中,把肉掛在樹枝上,成天沉浸在酒色中,史書上說是“酒池肉林”。結果,商朝不久就亡了國。因此人說:“禹王戒酒傳天下,紂王酗酒失天下。”

古訓今鑒

康熙告誡兒孫飲酒過度會使神智、身體都受到損害,不要貪杯。他自己就是很能飲酒但是嚴格自律不酗酒的典範。

酒這東西,適量有益健康,增加氣氛,過度就害人害己,能少喝酒就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