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朕每歲巡行臨幸處,居人各進本地所產菜蔬,嚐喜食之。高年人飲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則少病,於身有益。所以農夫身體強壯,至老猶健者,皆此故也。

——【清】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我每年外出巡視,所到之處,當地人進獻本地出產的瓜果蔬菜,我很喜歡吃。年紀大的人飲食應該清淡一些,經常吃些蔬菜,這樣可以少生疾病,對身體健康有好處。農民身體強壯,到老仍健康無病,其原因就在於此。

家訓史話

蘇軾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他所著《東坡養生集》中有很多寶貴的養生經驗,蘇軾在飲食方麵,主張多吃蔬菜,少吃肉,常親自開荒種地,栽培或采摘;他非常注意烹飪,如煮魚做飯、煎茶等,提倡飲食清淡,謂“淡而有味”、“淡而輕身”是惜福延壽之道。

他的詩歌中明確記載的有兩款羹。其中一款,蘇東坡自名“山羹”,其實不如取名為“春筍齏粉薺菜羹”。有詩為證:“新春階下筍芽生,廚裏霜齏例舊罌。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羹。”另一款,東坡先生命名為“東坡羹”,這款羹的主要材料為蔓菁和蘆菔(蘿卜)

蘇東坡本人最得意的,當數晚年在海南儋州時發明的“玉糝羹”。這款羹到底有多美味?請看其詩: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將南海金齏鱠,輕比東坡玉糝羹。前兩句極寫此羹色香味形之佳美,後兩句以金齏玉鱠作比,進一步強調羹之美味。得意之情,溢於言表。上引詩作,題曰《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皆奇絕。天上酥陀則不可知,人間決無此味也》。詩題道出了烹製的主要材料是山芋。

“東坡玉糝羹”的烹製方法,在另一篇文章《菜羹賦》中有較為具體的交代:“東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其法不用醢醬而有自然之味。”“湯濛濛如鬆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醢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滃嘈雜而糜潰,信淨美而甘分。”說白了就是:在原先兩款羹的基礎上有所增減,加進了糝豆;不加醢醬之類調味品,不加花椒肉桂之類香料;清泉水,燜鍋大火,煮至軟爛。

古訓今鑒

康熙告誡兒孫,多吃蔬菜對身體有益。口味力求清淡,方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從今天的營養學觀點來看也依然是正確的,這也是他的經驗之談,康熙帝是曆代帝王中少有的長壽。

蘇東坡樂觀豁達,在黃州時期豬肉價賤,他就發明了東坡肉,在海南期間,種的菜不生,煮野菜湯也是頗為美味。人生就該如此,不貪口腹之欲,才是養生的一大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