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須要立誌。初時立誌為君子,後來多有變為小人的。若初時不先立了個定誌,則中無定向,便無所不為,便為天下之小人,眾人皆賤惡。我希望你們發憤,立誌要做個君子,即使不做官,人人也都敬重你們。故我要你們第一先立起誌氣來。

——【明】楊繼盛《椒山忠湣公赴義先夕遺囑》

白話

人要立誌。起初立誌做君子的人,到後來不少變成小人。若不先立下不變的大誌向,那麽心中就沒有準則,隨之就會難辨是非無所不為,這就成了小人,人人都看不起。我希望你們發憤,立誌做君子,就算不做官,人人也都敬重你們。所以我要你們第一重要的是先立起誌氣來。

家訓史話

錢謙益是明末清初散文家、詩人。明末文壇領袖,與吳偉業、龔鼎孳並稱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顧炎武、鄭成功都曾是他的學生。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授編修,參加過東林黨的活動。崇禎元年(1628)任禮部侍郎,翰林侍讀學士,後被革職。南明弘光朝,為禮部尚書。仕清以後為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明史》館副總裁。錢謙益學問淹博、泛覽史學、佛學,是為東林巨擘,一反明朝公安派與竟陵派文風,倡言“情真”、“情至”。崇禎元年(1628),任禮部侍郎、翰林侍讀學士,遭溫體仁、周延儒排擠,被革職。崇禎十四年(1641),迎娶名妓柳如是,致非議四起,婚禮中的船被扔進了許多瓦石。後任南明朱由嵩弘光朝廷禮部尚書,當兵臨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拉住。

最後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多鐸迎降,史敦《慟餘雜記》記:“豫王(多鐸)下江南,下令剃頭,眾皆洶洶。錢牧齋忽曰:‘頭皮癢甚。’遽起。人猶謂其篦頭也。須臾,剛髡(剃去頭發)辮而入矣。”時人有詩“錢公出處好胸襟,山鬥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仕清後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任《明史》館副總裁。被人嘲笑為“兩朝領袖”。

乾隆帝將錢謙益列為《明史·貳臣傳》之首,並挖苦他“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是孟八郎。”說的雖然有點過,但也可見進退失據的錢謙益不僅為前朝人引以為恥,而且所投靠的清朝人對其氣節,人格也有所不滿。

古訓今鑒

這是楊繼盛寫給兒子們的遺囑,囑咐幼子要有誌氣,不心中須有涇渭。心無定誌,就會隨波逐流,漸漸成小人,這是楊繼盛不願意看到的。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心中有磐石般不可轉移的誌向,我們才可以穩穩立足於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