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無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反是以求濃豔,趨炎勢,蠅營狗苟,心勞而日拙矣。孰與淡泊之能日休也?

——【明】姚舜牧《藥言》

白話

“淡泊”兩個字寓意很好,所謂“淡”,指的是性情恬靜淡雅,不羨慕榮華富貴;所謂“泊”,指的是心境安適單純,不產生各種雜念。恬淡安閑,沒有非分之想,心情多麽快樂?相反,假如一味追求香濃美豔,趨炎附勢,蠅營狗苟,則會因為心力勞瘁而一天天變得難以應對,哪裏比得上淡泊寧靜的人能夠一天天變得德行美好?

家訓史話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裏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麽好的文章了。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所追求的不同,就很少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

古訓今鑒

姚舜牧這裏所講的是淡泊最好,知足常樂,追求財富權勢的會心勞日拙不是修身立誌之道。無獨有偶,曾國藩也有這樣的話:“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無他妄念也。此心多名快樂啊!而趨炎附勢,蠅頭微利,則心智日益蹉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