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雙街村、鎮,還是北辰全區,劉春海的“重教育人”是有口皆碑的,這是他多年的言行所致。

    在談到教育的時候,劉春海無論是從個人的經曆,還是現實的所見所聞,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深深感受,從而認定一個道理:事業的成敗在人才,成才的關鍵在教育,要把雙街村的事業做大、做強,必須首先和著力抓好教育!

    從個人的經曆說。讀者從前文已知,春海因家庭困窘,故於初中畢業,即被迫輟學勞動。但善學求進的他,不甘於此,所以一直堅持邊幹活邊自學,幹什麽學什麽,學什麽成什麽。可是,“學然後知不足”,他越學越感到自己知識的欠缺和學習的重要。怎麽辦?他想:

    “有副對聯叫‘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要用加倍的‘勤’奮和刻‘苦’,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自覺地補學知識,努力地充實自己,以便日後幹一番事業,多為村民們造福祉!”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所以他在養殖公司時,見縫插針地用兩年的業餘時間,取得了市農科院畜牧獸醫專業證書;在繁忙的1999——2000年,他學習了南開大學研究生班MBA;從2007年9月起,他是中央黨校法學理論在職研究生,2010年7月15日取得畢業證書。當他身擔全村重任、早已嚐到“知識的甜頭”之後,他就常常這樣想:

    “過去我因家窮,不能繼續上學,現在村裏和各家都富裕了,應該讓孩子們都上學、學習好;村裏一定要為孩子們創造最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

    所以,雙街村的九年義務教育,早在多年前就實行了全免費。為鼓勵青年們繼續上學深造,在2007年8月31日,經村兩委會研究、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決定對村民子女考入大學者,分別給予如下獎勵:應屆本科生考入研究生以上學曆者,獎勵5000元;應屆高中生考入本科者;一本獎勵5000元,二本獎勵4000元,三本獎勵3000元;應屆高中生考入大專者獎勵3000元;應屆中專、職專、技校生考入本科者獎勵3000元,考入大專者獎勵2000元。一提起這事兒,管士旺大爺直笑得皺紋兒都舒展開了,他說:

    “我孫子前年考上了山東的一所大學,村裏就給了好幾千呢!”

    再從現實的所見所聞講。如今大多數村民都沉浸在無憂無慮、幸福安康的喜悅之中,他們熱愛雙街,也都不願意離開本村,甚至不願意出去上學,認為“守家在地,富富裕裕,吃香喝辣,不必外出奔波。”從村民、特別是青少年們這種滿足眼前、不思進取的現象中,劉春海看到了其中蘊涵的“隱憂”,不禁深深思慮:

    “村民們在上述思想支配下,對孩子的學習重視不夠,全村的學習氣氛不濃,因此村裏沒出現過多少大學生,研究生更是鳳毛麟角,人才結構出現了‘斷層’:雙街置業集團及其所屬各企業的管理層,大都是聘請的‘外來和尚’;平心而論,我也願用本村人,可沒有合適的,怕耽誤公事啊!對‘隱憂’,我不能光停留在‘擔憂’上,而應采取過硬措施,堅決改變現狀:選佳址,投巨資,一定要建最好小學和幼兒園;還要配齊現代化教學設備;並在全市招聘教職員,確保教育、教學高質量!”

    劉春海的決心下定之後,即創造條件,屆時實施。2000年,村裏經濟剛有起色,他們就慨然投資1000萬元,在雙街村的中心地帶,辦起了建築麵積5000平方米的花園式幼兒園,其配套設施全部趕超市區重點幼兒園,並麵向全市公開招聘教職員。開園後,學生家長拍手稱快,自不必說;社會反響也很強烈,村外很多居民的孩子,紛紛要求來此入園;鎮、區、市等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對該幼兒園也倍加關注,曾多次組織同行來此參觀、學習和搞活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