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的發達,使儲運業也隨之而興。據史載,早在1279年元代,這裏就建有“直沽廣通倉”;1405年明朝永樂年間,在北運河畔“置露囤千四百所,以廣積蓄”;1723年清雍正元年,在此新建庫式北倉廒,能儲糧40萬石,時為天津最大的皇倉;迨至1901年光緒27年,僅“上諭”截漕累計存儲就有1224.6萬石,致使北倉成為京畿地區兵米、俸米、平糶、賑撫及陵糈用糧的集散地。與之相伴而起的民間船運、車運、搬運和裝卸,成為本地居民的重要謀生職業。解放後,國家鐵道部、物資部、外貿總公司、儲運公司以及天津市有關部門,都視該區為風水寶地,競相投資興建倉庫百餘座、新築鐵路專線40多條,其中包括當時占地15萬平方米、年吞吐量56萬噸的南倉一庫,還有全國商業係統最大、年吞吐貨物30萬噸的危險品倉庫。在全國倉儲業的帶動下,本區集體、私企、聯營倉儲和加工、裝卸、配貨以及汽修、汽檢等業迅猛崛起,早在1999年,全區就有交通運輸和倉儲業1388家,產值14.5億元,占全市農口各區縣該業總產值的18.4%,榮居榜首!

    諸者也許會問:“為何要對這裏的交通、運輸演進情況,做如此具體地細敘?”筆者奉告諸君,這是因為:從追溯曆史和著眼現實兩個方麵談及,旨在讓讀者充分了解北辰獨具的區位優勢;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劉春海,在他涉世之初,為了全家生計而克難從業,以及在從業中對其身體和意誌的錘煉及提升,都與交通、運輸、貨站、裝卸等,有著直接的關係,這在書後,還將專篇描述。

    座落於交通要衝,占盡得天獨厚地位優勢的北辰區,在強國富民的改革開放洶湧大潮中,高揚征帆,激流奮進,各項事業都發生和仍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巨變!該區有人口30多萬,麵積478.5平方公裏,轄12鎮、2街、126個行政村和80多個居委會。強村英傑劉春海的創業和興村的戰場,就在該區中北部的雙街鎮政府所在地的雙街村。天惠春光,地賦靈氣,人振精神——地靈人傑的北辰區,如今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宏偉大業中,正上下同欲、龍騰虎躍、爭創一流地昂然拚搏著。這正是:

    天時地利人苦幹,

    釀就北辰厚積澱;

    繼往開來善創新,

    凝心聚力勇登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